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却行(卻行)  拼音:què xíng
倒退著走,表示对人恭敬。《战国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后高祖朝,太公拥彗,迎门却行。」
《分类字锦》:却行而释(却行而释)
淮南子尧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释蹝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却行求前(卻行求前)
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於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