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寘韵》:即异(即异)
钟会檄蜀文中更背违弃同即异
《漢語大詞典》:然即
犹然则。墨子·兼爱下:“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歟?是故别非也。” 孙诒让 间诂:“即、则同。” 汉 王充 论衡·谴告:“然即天之不为他气以谴告人君,反顺人心以非应之。”
分類:犹然
《漢語大詞典》:即期
立即;近期;短时间内。例如:即期付现。
《漢語大詞典》:即留
见“ 即溜 ”。
《國語辭典》:即溜  拼音:jí liu
手脚俐落,机灵敏捷。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曹参,你去军中精选二十个即溜军士,跟随何出使九江去者。」《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一夜我眼也不曾合,他怎么拿得这样即溜?」也作「即留」。
分類:机灵精细
《國語辭典》:目即  拼音:mù jí
目前、现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孩儿领爹娘慈旨,目即离去。」
《漢語大詞典》:即序
见“ 即叙 ”。
《漢語大詞典》:即叙
亦作“ 即序 ”。 就序;归顺。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 羌 髳 之属皆就次叙,美 禹 之功及 戎 狄 也。”汉书·西域传赞作“即序”。 晋 左思 《魏都赋》:“於时 东鯷 即序, 西倾 顺轨, 荆南 怀憓, 朔北 思韙。”魏书·袁翻传:“故能使 淮 海输诚, 华阳 即序,连城请面,比屋归仁。”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封建:“ 公旦 喜於重译, 文命 矜其即叙。”
分類:归顺
《漢語大詞典》:即立
见“ 即位 ”。
《國語辭典》:即位  拼音:jí wèi
1.帝王、诸侯登位。《左传。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后来肃宗即位灵武,玄宗自疑不能归长安。」
2.就位。《书经。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礼记。坊记》:「故君适其臣,升自阼阶,即位于堂,示民不敢有其室也。」
《國語辭典》:即刻  拼音:jí kè
立刻、马上。《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你若是这样胡闹,我即刻送到县里处你!」《红楼梦》第四四回:「有一个再提此事,即刻来回我,不管是谁,拿拐棍子给他一顿。」也作「即时」。
分類:即刻立刻
《韵府拾遗 麌韵》:即愈
北史崔彧传善医术中山王英子略曾病王显等不能疗彧针之抽针即愈
《骈字类编》:六即
传灯录三观圆成法身不素即免同贫子也尚虑学者昧于脩性或堕偏执故复创六即之义以绝斯患
《漢語大詞典》:还即(還即)
旋即,很快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日曝之,热盛,还即成盐,永不穷尽。”
《漢語大詞典》:即祚
(皇帝)即位登基。 三国 魏 曹操 《陈损益表》:“陛下即祚,復蒙试用,遂受上将之任。”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纱帽:“ 宋 苍梧王 死, 王敬则 取白纱帽加 萧道成 首,使即祚,曰:‘谁敢復动!’ 道成 不肯。” 元 阿鲁图 《进〈金史〉表》:“ 唐太宗 即祚,命 魏徵 以作隋书。”
《漢語大詞典》:即阼
即位,登基。史记·孝文本纪:“辛亥,皇帝即阼,謁 高庙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道光 三十年, 文宗 即阼。”
分類:登基元年
《國語辭典》:即兴(即興)  拼音:jí xìng
随当时的兴致所生。如:「这首诗是即兴之作。」
《漢語大詞典》:即速
立刻;赶快。白雪遗音·马头调·哈叭狗儿:“忽听的外面,把门轻敲,不敢声高,奴就即速开了门,一见情人微微笑,问问根苗。” 蒋光慈 《田野的风》:“ 张进德 极力主张即速办一个学校。”
分類:立刻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