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10,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三倒
六螺西走
鲁卫
罗赵前
平阳第
平阳拊背
平阳骑
蒲泥
卫叔卿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任安
卫足葵
少儿
石椁文
叔宝清
典故 
令君绝倒
 
玄言节叔宝
 
玄谈绝倒
 
谈绝岛

相关人物
卫玠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47~
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曰:「玠少有名理,善通庄、老。琅邪王平子高气不群,迈世独傲,每闻玠之语议,至于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辄绝倒于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卫君谈道,平子三倒。』」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卫玠、(恒族弟)卫展〉~067~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囧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典故
六螺西走

相关人物
卫青
 
霍去病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2934~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馀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彊,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公
 
康叔


《论语·子路》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引包氏曰:「鲁,周公之封;卫,康叔之封。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于周公,其国之政亦如兄弟 。」

例句

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三

典故
罗赵前

相关人物
罗叔景
 
卫恒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子)卫恒〉~065~
罗叔景、赵元嗣者,与伯英并时,见称于西州,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故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苏轼诗集》卷九〈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化无心敢望渠。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馀。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典故
平阳第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平阳公主
 
卫子夫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978~
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出平阳侯邑。子夫为平阳主讴者。武帝初即位,数岁无子。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馀人,饰置家。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人。上弗说。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上还坐,驩甚。赐平阳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例句

歌舞平阳第,园亭沁水林。 李适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典故
平阳拊背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平阳公主
 
卫子夫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武帝)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上还坐,驩甚。赐平阳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饭,勉之!即贵,无相忘。」

例句

平阳拊背穿驰道,铜雀分香下璧门。 杜牧 出宫人二首

典故
平阳骑

相关人物
平阳公主
 
卫青


《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
「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柰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三国魏·如淳注:「本阳信长公主也,为平阳侯所尚,故称平阳主。」

例句

骑出平阳里,筵开卫尉家。 周思钧 晦日宴高氏林亭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王维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典故
蒲泥

相关人物
卫青


《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明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馀人,败韩将军军。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青校尉苏建有功,以千一百户封建为平陵侯。使建筑朔方城。青校尉张次公有功,封为岸头侯。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藉兵,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诗不云乎:「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崔浩云:「漠北塞名。」

例句

行当收汉垒,直可取蒲泥。 李益 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

典故
卫叔卿
 
相关人物
卫叔卿


《神仙传》卷四《卫叔卿》
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元封八月壬辰,孝武皇帝閒居殿上,忽有一人乘云车,驾白鹿,从天而下。来集殿前,其人年可三十许,色如童子,羽衣星冠,帝乃惊问,曰:「为谁?」答曰:「吾中山卫叔卿也。」帝曰:「子若是中山人,乃朕臣也,可前共语。」叔卿本意谒帝,谓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而帝今云是朕臣也。于是大失望,默然不应,忽焉不知所在。
《神仙传》卷十《鲁女生》
女生道成,一旦与知友故人别,云入华山。去后五十年,先相识者逢女生华山庙前,乘白鹿,从玉女三十人。
《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兽部十八·鹿〉~450~
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曰:黄帝时,西王母使使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

例句

叔卿遍览九天春,不见人间故旧人。 曹唐 小游仙诗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李白 古风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李贺 兰香神女庙

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之十八

典故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相关人物
卫灵公
 
向魋


《孟子注疏》卷九下〈万章章句上〉~7~
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于卫主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典故
任安
 
任安义

相关人物
任安(字少卿)
 
卫青


《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

例句

终始任安义,荒芜孟母邻。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白居易 和答诗十首(并序)之和雉媒

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五首

典故
伤足
 

《春秋左传·成公十七年》
「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晋·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也。」

例句

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皇孙犹曾莲勺困,卫庄见贬伤其足。 杜甫 赤霄行

典故
相关人物
卫少儿


《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
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卫媪长女君孺,次女少儿,次女则子夫。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其父霍仲孺先与少儿通,生去病。及卫皇后尊,少儿更为詹事陈掌妻。

例句

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 杜甫 宿昔

典故
石椁文

相关人物
卫灵公


《庄子》杂篇·卷八下《则阳》
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椁焉,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识之!」

例句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叔宝清

相关人物
刘惔(字真长)
 
卫玠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卫玠、(恒族弟)卫展〉~068~
后刘惔、谢尚共论中朝人士,或问:「杜乂可方卫洗马不?」尚曰:「安得相比,其间可容数人。」惔又云:「杜乂肤清,叔宝神清。」其为有识者所重若此。于时中兴名士,唯王承及玠为当时第一云。

例句

我亦休文瘦,君能叔宝清。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

《漢語大詞典》:三倒
《世说新语。赏誉下》“﹝ 王平子 ﹞每闻 卫玠 言,辄叹息絶倒”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 玠 少有名理,善通 庄老 。 琅邪 王平子 ,高气不羣,迈世独傲;每闻 玠 之语议,至於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輒絶倒於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 卫君 谈道, 平子 三倒。’”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 唐 孟浩然 《襄阳公宅饮》诗:“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分類:一再
《漢語大詞典》:鲁卫(魯衞)
(1).语本论语·子路:“ 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 唐玄宗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鲁 衞 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明 李贽《战国论》:“乃 曾子固 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 向 ( 刘向 )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 鲍 ( 鲍彪 )与 吴 ( 吴师道 )亦 鲁 衞 之人矣。”
(3).泛指礼义之邦。 宋 苏轼《答丁连州启》:“自疑本 儋 崖 之人,难復见 鲁 衞 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已闻名而自惭。” 清 钱谦益 《锡山赵太史六十序》:“太史强学束脩,道明德立,布衣蔬食,卓肰以古人自命,而贤士大夫望其羽仪,以为此邦今之 鲁 衞 , 忠定 、 忠宪 之后犹有人焉。”参见“ 鲁衞之政 ”。
《漢語大詞典》:骑白鹿(騎白鹿)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见 晋 葛洪 《神仙传·卫叔卿》《鲁女生》。后因以“骑白鹿”指仙人行空之术。 唐 韦渠弁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明 吴廷翰 《南山杂诗》之四:“谷口吹紫簫,仙人骑白鹿。”亦省作“ 骑鹿 ”。 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 緱山 鹤。”
《漢語大詞典》:卫足葵(衛足葵)
即向日葵。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合宴》:“待学丹心的卫足葵,一样儿向阳捧日。” 清 恽敬 《释荍》:“华如菊而大,径五寸,茎及丈者,曰黄葵,卫足葵也。”参见“ 卫足 ”。
分類:向日葵
《漢語大詞典》:卫足(衛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 仲尼 曰:‘ 鲍庄子 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杜预 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 鲍牵 居乱,不能危行言逊。”后因以“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陈书·世祖纪》:“ 王琳 识暗挈瓶,智慙卫足,干纪乱常,自貽颠沛。”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 霍小玉 怜才誓死,有望夫石不语之心;破产回生,有 怀清臺 卫足之智。”按,或以为葵非向日葵。左传·成公十七年 杨伯峻 注:“葵非向日葵, 杜 注以向日葵解之,不确……向日葵叶不可食,此葵或是金钱紫花葵或秋葵。古代以葵为蔬菜,不待其老便掐,而不伤其根,欲其再长嫩叶,故古诗云‘採葵不伤根,伤根葵不生’。‘不伤根’始合‘卫其足’之意。”
《漢語大詞典》:少儿(少兒)
(1).小儿。《方言》第一:“ 朝鲜 、 洌水 之间,少儿泣而不止曰咺。” 郭璞 注:“少儿,犹言小儿。”
(2).少年和儿童。《中国青年报》1983.2.24:“ 赵雪君 一心扑在少儿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