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博闻(博聞)  拼音:bó wén
见闻广博。如:「想不到你先生如此博闻!」《后汉书。卷二七。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赵典》:「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
《国语辞典》:彊记博闻(彊记博闻)  拼音:qiáng jì bó wén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周书。卷二十六。长孙绍远传》:「兕字若汗,性机辩,彊记博闻,雅重宾游,尤善谈论。」也作「博闻强识」。
《国语辞典》:博闻强识(博闻强识)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好。《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彊记」、「博闻彊志」、「多闻强记」、「洽闻强记」、「强记洽闻」、「彊记博闻」。
《国语辞典》:博闻多见(博闻多见)  拼音:bó wén duō jiàn
见闻广博。《管子。宙合》:「故圣人博闻多见,畜道以待物。」
分类:见闻广博
《国语辞典》:博闻闳览(博闻闳览)  拼音:bó wén hóng lǎn
见闻广博,阅览丰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齐公道:『檀越博闻闳览,今有一谜语,请檀越一猜。』」
《国语辞典》:博闻彊记(博闻彊记)  拼音:bó wén qiáng jì
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强。《史记。卷六○。三王世家》:「夫贤主所作固非浅闻者所能知,非博闻彊记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也作「博闻强识」。
《国语辞典》:博闻多识(博闻多识)  拼音:bó wén duō shì
见闻广博,知识丰富。《魏书。卷八四。儒林列传。李业兴》:「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公子生长中原,博闻多识,必知此兽之名。」
《漢語大詞典》:博闻彊识(博聞彊識)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國語辭典》:博闻强记(博聞強記)  拼音:bó wén qiáng jì
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强。《韩诗外传》卷三:「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也作「博闻强识」。
《國語辭典》:博闻彊志(博聞彊志)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
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强。《荀子。解蔽》:「博闻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也作「博闻强识」。
《漢語大詞典》:强识博闻(强識博聞)
同“强记博闻”。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於国家掌故。”
《漢語大詞典》:强记博闻(强記博聞)
(1).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宋 陆游 《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於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於古训。”参见“ 博闻彊识 ”。
(2).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宋 陆游 《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於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於古训。”参见“ 博闻彊识 ”。
《漢語大詞典》:博闻彊识(博聞彊識)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漢語大詞典》:赡闻(贍聞)
博闻。 晋 郭璞 《〈尔雅〉序》:“尔雅者,盖兴於中古,隆於 汉 氏,豹鼠既辩,其业亦显,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引 唐 张怀瓘 《书断下》:“﹝ 庾肩吾 ﹞才华既秀,草隶兼善,累纪专精,徧探名法,可谓赡闻之士也。”
分類:博闻
《国语辞典》:黄歇(黄歇)  拼音:huáng xiē
人名。游学博闻,楚考烈王以之为相,封为「春申君」。相楚二十馀年,食客三千多人。娶李园之妹,知其有孕,纳于考烈王,生幽王。后李园用事,忌春申君,遂伏死士于棘门刺杀之。
《漢語大詞典》:宣慈
本谓博闻慈爱。后泛指博爱众人。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孔颖达 疏:“宣者,徧也。应受多方,知思周徧也。慈者,爱也,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汉 蔡邕 《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淳钩之锋,验於犀兕;宣慈之良,效於明试。”隋书·刑法志:“圣王仰视法星,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