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㯹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辽东襄平人,字灵杰,一作云杰。李弼弟。短小勇悍。北魏孝庄帝永安间从尔朱荣破元颢。荣死,从尔朱世隆奉荣妻奔河北,又从尔朱兆入洛,迁都督,封淝城郡男。尝与高欢战,败而奔梁,后入关,为宇文泰帐内都督,累从征战有功。积功于周明帝武成间进爵汝南郡公,官至总管延绥丹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卒。
萧大连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7—551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仁靖。梁简文帝子。武帝大同二年,封临城县公,能文善画,妙达音乐。七年,射策甲科,拜中书侍郎。太清初为东扬州刺史。侯景寇京师,大连率众四万赴援。台城陷,复还东扬州。沉湎于酒,景将宋子仙来攻,弃城走,三吴悉为景有。简文帝大宝初,封南郡王。景遣将来攻,部将留异以城降景,大连弃走,被俘,侯景以为江州刺史,寻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神庆。少聪敏。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后应募从征,以功授都督。屡败齐师,克并州,下信都,功最显,进大将军。入隋,拜左武卫将军,除凉州总管。年余征还。后卒于家。
全隋文·卷二十三
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周初,受业东观。历都督,迁卫王府掾。建德中,进骠骑大将军,加开府。从平齐。进大将军,封汝南郡公。历延州、宁州总管。大象中,进上大将军,加柱国。隋受禅,拜左武卫将军,进上柱国。出为凉州总管,徵还,卒于家。
令孤熙 朝代:

人物简介

全隋文·卷二十三
熙字长熙,敦煌人。仕周,为吏部上士,寻授都督、辅国将军,转夏官府都上士,历小驾部职方下大夫,袭父整爵彭阳县公。及武帝平齐,进位开府,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隋受禅,除司徒左长史,加上仪同,进封河南郡公。加上开府,拜沧州刺史。徙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及行台废,授并州总管司马。后征为雍州别驾,进长史。迁鸿胪卿,兼吏部尚书,判五曹尚书事,拜汴州刺史,徵拜桂州总管,改封武康郡公。坐事,锁诣阙,道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传悌。独孤永业孙。高祖武德初,历虞、杭、简三州刺史。累官至民部侍郎、尚书左丞、光禄大夫,封洛南郡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6—658,或597—659 【介绍】: 唐杭州钱塘人,一作阳翟人,字登善。褚亮子。太宗时历起居郎、谏议大夫,奏章数十上,多被采纳,累官至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世称“褚河南”。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贬爱州刺史,以忧卒。工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有集及墨迹传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96—658 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褚亮之子。初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太宗贞观十年(636),自秘书郎迁起居郎。历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二十二年拜中书令。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徽元年(650)进封郡公。寻出为同州刺史。三年召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四年进尚书右仆射,依旧知政事。以谏立武昭仪,贬潭州都督、爱州刺史,显庆三年(658)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宣和书谱》卷三。遂良博涉文史,工肃楷书。先后预修《晋书》、《尚书正义》、《文思博要》。喜作正书,甚得右军媚趣。《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褚遂良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4首。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九
遂良字登善。散骑常侍亮子。初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贞观中累拜中书令。与长孙无忌同受顾命。高宗立。爵河南郡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右仆射。谏立武昭仪为皇后。左迁潭州都督。再贬爱州刺史。显庆三年卒。年六十三。神龙元年。武后遗诏复其爵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9—783 【介绍】: 唐京兆人。天宝末进士及第。性狷洁,不妄交游。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文采瞻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代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贬潮州刺史。建中初,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亲加讲导,由是风俗一变。卒官。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9—783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十四载(755)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代宗广德元年(763)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累加考功郎中知制诰。永泰元年(765)进中书舍人,加集贤院学士。大历九年(774)迁礼部侍郎,十年至十二年三掌贡举。十二年拜相,十四年贬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德宗建中元年(780)任福建观察使,四年正月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工诗文,尤长于制诰,与杨炎齐名。《新唐书》本传称其“文采赡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全唐诗》存诗9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常衮(729-783),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十四载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历补阙、起居郎。宝应二年入翰林,迁考功资外郎、郎中,知制诰,转中书舍人。衮文章俊拔,为时推重,与杨炎并称“常杨”。大历九年,迁礼部侍郎。十二年,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德宗立,贬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卒。有《常衮集》十卷,又《诏集》六十卷,均佚。《全唐诗》存诗九首。
全唐诗补逸
常衮,京兆人。建中四年卒于福建观察使任,年五十五。补诗二首。
全唐文·卷四百十
衮。京兆人。天宝末举进士。累授起居郎。宝应中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中知制诰。永泰初迁中书舍人。加集贤院学士。大历元年迁礼部侍郎。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封河南郡公。贬潮州刺史。建中初迁福建观察使。四年卒。年五十五。赠左仆射。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衮)文采瞻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惩元载败,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故世谓之“濌伯”,以其濌濌无贤不肖之辨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宣州旌德人。顺宗永贞初授冠军大将军。宪宗元和中进御史大夫。以兵从征吴元济有功,封河南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4—887 【介绍】: 唐平州卢龙人,字上圭。藉荫为千牛备身。善击毬,以毬见武宗,擢金吾将军,进检校工部尚书、泾原节度使。务耕力,聚粮二十万斛,号良将。僖宗中和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天下租庸副使,封汝南郡王。后部将刘浩、刁頵与度支催勘使、太子左庶子薛朗叛,宝出奔至常州,为钱镠迎至杭州,旋卒,一说被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期(一○六六~一一三七),字友约,祖籍洛阳(今属河南),其父赵寓迁居亳州(今安徽亳县)。赵普四世孙。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官机宜检详文字,除秘书郎。徽宗立,累迁光禄少卿、国子祭酒。宣和二年(一一二○),除尚书丞,迁兵部尚书。三年,以镇压宋江、方腊封武功伯。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冬,奉敕为江南宣抚使督诸勤王兵入援。高宗即位,以卫尉少卿进封河南郡公。自亳护驾南迁,侨居缙云。绍兴七年卒,年七十二。谥忠简。著《九望》、《九怨》,大抵皆忧国悯世之意,已佚。事见《五云赵氏宗谱》卷一八《赵忠简公言行录》、《摘芳外集·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卫尉少卿河南郡公墓志》。今录诗五首。
孙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曹州人,字自谦。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济宁路录事。中书奉命借撝为集贤待制,赴高邮招降张士诚,被拘。后在平江,煽动其部将降元。谋泄,被杀。
维基
孙撝,字自谦,元朝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人。至正二年(1342年)进士,授济宁路录事。张士诚据高邮反元,有人说他有归降意,朝廷选派乌马儿为使,招谕张士诚,而用孙撝作为副使。孙撝家居,不知情况。中书任命孙撝为集贤待制虚衔,给派驿车,到他家起用他。孙撝勉力抵达高邮,张士诚不迎接诏使。孙撝等已经入城,反覆开导,张士诚等都肃然而听。随后拘押到其他房间,有时一天送一顿饭,有时隔一天送一顿饭,想要让投降,孙撝只是斥骂。于是令其党打孙撝,肆意陵辱,孙撝没有惊惧。张士诚迁都平江府,孙撝与张士诚部将张茂先同谋,将孙撝所授的站马札子(驿站公文),派遣壮士浦四、许诚赴镇南王府,约定日期进兵收复高邮。计划泄露,抓住孙撝问讯,孙撝骂声不绝,最后被杀害。后张士诚军中见失节之人,于是讥笑说:“此人岂能与孙待制相比。”朝廷得知,追赠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曹南郡公,谥忠烈。赐田三顷抚恤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