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昭嗣。初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宣宗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工诗文。有《羯鼓录》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1?—854 字昭嗣。鲁郡(今山东兖州)人。排行二十三。初游学吴、楚,羁旅穷愁10余年。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初任拾遗,因诤谏贬为松滋县令。武宗会昌元年(841),任洛阳令,后迁郎中,出为商、蔡、婺州刺史。宣宗大中中,官黔南观察使,大更当地风俗,大中八年(854)卒。生平事迹散见《羯鼓录》、《云溪友议》卷中、《新唐书·艺文志二》、《唐诗纪事》卷五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今人卞孝萱《南卓考》(《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可参看。卓能诗善文,亦通音乐。撰有《羯鼓录》,乃研究唐代音乐之重要资料,今存。尚著有《南卓文》1卷、《驳史》30卷、《唐朝纲领图》1卷等,皆佚。《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6—1644 【介绍】: 明陕西渭南人,字思受,号二太。南企仲族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天启三年,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击退荷兰殖民者。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魏忠贤衔其叙功不及己,格其赏。寻被劾削籍。崇祯元年起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进工部尚书,旋削籍归。十七年,李自成破渭南,被俘,不肯降,绝食死。
维基
南居益(1565年—1644年),字思受,号二太,陕西西安府华州渭南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年进士南宪仲之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成辛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广平府知府,擢山西提学副使、雁门参政,历任按察使、左右布政使等职。天启二年(1622年)任太仆寺卿,天启三年(1623年)擢为右副都御史。荷兰人佔据澎湖,福建巡抚商周祚私下答应荷兰舰队司令雷约兹(Cornelis Rijersz Schoonhoffman),只要撤出澎湖,就允许他们在台湾贸易,但双方一直无法取得共识。最后商周祚命令南路副总兵张嘉策强行要求荷兰人撤返,“但师行粮从,无饷则无兵。”御史游凤翔痛批:“非惟船不回、城不拆,且来者日多。”最后张嘉策被朝廷革职查办,改由抗倭名将俞大猷之子俞咨皋接任。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朝廷以南居益取代商周祚出任福建巡抚,南居益“未出都门,辄痛心切齿,毅然以必诛红夷为己任”,集结一万名士兵与两百艘船,包括运兵船、炮船与火船。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渡海出击收复澎湖。福建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率领兵船至澎湖,登陆白沙岛,与荷军接战。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是年九月,总兵俞咨皋统率三军与荷军苦战七个月。天启五年(1625年)升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因被魏忠贤、黄承昊等人劾奏而被罢官。崇祯元年(1628年)被重新起用,任户部右侍郎,曾提议增加军饷。工部尚书张凤翔因军械未能齐备而下狱,南居益代理工部尚书。不久,兵部尚书梁廷栋弹劾郎中王守履失职,南居益上疏说情,被崇祯帝以徇私削籍遣还。不久,又因叙守城功复职。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破渭南,招降南居益,不从。十七年(1644年)正月,与族弟南居业绝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