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卓落
卓朔
卓筒
卓约
卓特
卓著
殊卓
锡卓
卓剑
卓郑
卓逸
卓殊
循卓
可卓
卓鸷
《漢語大詞典》:卓落
卓荦,高超不凡。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 贾生 流放,文词卓落。” 明 周履靖 《野人清啸》卷上:“据梧吟好句,卓落远尘心。”
分類:高超不凡
《漢語大詞典》:卓朔
谓直竖。 宋 苏轼 《题王霭画如来出山相赞》:“头鬅鬙,耳卓朔,适从何处来,碧色眼有角。”
分類:直竖
《韵府拾遗 东韵》:卓筒
文献通考蜀盐若隆荣等十七州则皆卓筒小井而已自祖宗以来皆民间自煮之
《漢語大詞典》:卓约(卓約)
绰约。姿态柔美貌。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句似异而实同例:“説苑·君道篇‘踔然独立’。踔与卓同。卓约,本叠韵字。庄子之淖约,《上林赋》之绰约,竝其证也。”《收获》1981年第3期:“风姿卓约的梧桐树,在地上投进摇曳不定的斑影。”
《國語辭典》:卓特  拼音:zhuó tè
卓越、不平凡。宋。叶适〈松庐集序〉:「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语出卓特,非常情可测。」
《國語辭典》:卓著  拼音:zhuó zhù
突出显著。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昙花记》:「慧既非凡,孝尤卓著。」
《漢語大詞典》:殊卓
异于寻常;卓越。 汉 王充 论衡·佚文:“ 汉 氏浩烂,不有殊卓之声!”
分類:寻常卓越
《漢語大詞典》:锡卓(錫卓)
(1).植立锡杖。传说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禅杖下端触地,有泉水涌出。 宋 唐庚 《卓锡泉记》谓 南朝 梁 景泰禅师 植立禅杖于 罗浮 宝积寺 而有 卓锡泉 , 宋 苏轼 《卓锡泉铭并叙》谓六祖 慧能 植立禅杖于 曹溪 而有 卓锡泉 ,明一统志谓 大鉴禅师 植立禅杖于 大庾岭 云封寺 东而有泉水涌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余忆 甘泉 之名,旧志有之,而唧唧细流实溢於岭上,或僧疏引至此,不为无功;若神之如锡卓龙移,则不然也。”
(2).谓佛教徒居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怜奴锡卓京华,本拟偕完果諦,奈彼槎浮 楚 水,堪悲又隔风尘。”参见“ 卓锡 ”。
《漢語大詞典》:卓锡(卓錫)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元 张伯淳 《楞伽古木》诗:“ 道林 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郑仲夔 《耳新·梵胜》:“师卓锡 岑山 ,苦心实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 五臺 ,一卓锡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分类字锦》:卓剑(卓剑)
楼异 嵩山三十六峰赋 卓剑白云,形实纪兮。
分类:嵩山
《漢語大詞典》:卓郑(卓鄭)
卓氏 与 程郑 的并称。 卓氏 祖先 赵国 人, 秦 破 赵 时被迁到 蜀 ,居于 临邛 (今 四川 邛崃 ),冶铁致富,有家僮千人。 程郑 本 战国 时 关东 人,其祖先于 秦始皇 时被迁至 蜀郡 临邛 ,亦冶铸致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徼倖富贵,旦执机权,夜殞坑谷,朔欢 卓 郑 ,晦泣 颜原 者非十五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支诺皋下:“ 蜀郡 有豪家子,富拟 卓 郑 , 蜀 之名姝,无不毕致。”参阅史记·货殖列传
分類:祖先
《漢語大詞典》:卓逸
卓越超绝。 汉 蔡邕 《荐边文礼书》:“才艺言行,卓逸不羣;阶级名位,亦宜超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习凿齿 ﹞於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耿先生:“精彩卓逸,言词朗畅。”
分類:卓越超绝
《國語辭典》:卓殊  拼音:zhuó shū
卓绝、特异。汉。王充《论衡。量知》:「如或奇能,织锦刺绣,名曰卓殊。」
分類:卓越特异
《漢語大詞典》:循卓
谓吏治清明,政绩卓著。 清 朱鹤龄 《愚庵杂著·书赵公蹇卿事》:“ 赵公蹇卿 ……令 会稽 ,甚有循卓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乡饮酒礼》:“夫循卓贤侯,诚能于型民化俗起见,而实意举行,安在善良之不应聘,而众庶之羣胥悦慕乎!”
《韵府拾遗 觉韵》:可卓
丁鹤年诗无锥可卓香岩地有柱难擎把国天
《國語辭典》:卓鸷(卓鷙)  拼音:zhuó zhì
行为不合于常道。《庄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蹠、曾史之行。」
分類:乖戾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