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辞典
华严和尚释祖觉(号 华严、痴庵 杨 )
释惠寂(别称 华严寂 王 )
释正顺(别称 华严菩萨 )
刘寯(字 振道 世称 华严先生 )
严勋(字 扆臣 号 少华 )
张裕叶(字 侍乔 世称 华严先生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居幽州之城北。日以华严为业。其诵声无近远闻之。如在左右。人因名之。曰华严和尚云。万岁通天中。都督张仁愿晨兴。谓其妻曰。昨夜经声。卿闻已否。曰闻。曰卿以为声发何地。曰其必发于衙署前尔。曰非也。发于城北。至今诵犹未已也。妻曰。城北去此远。安得而闻也。于是遣小竖走马覆视之而信。其妻大惊。一日见仁愿曰。君心愿盍趣偿之。仁愿曰诺兹方制造袈裟五百领以施应真。曰君欲知应真所住之地乎。即今之马鞍山竹林寺是已。异日如其言求之而得寺。然受袈裟者独缺一人。而使归之于华严和尚则知华严亦一应真也。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华严和尚。不知名氏。居在幽州城北。恒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时号之全取经题呼召耳。其所诵时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万岁通天年中韩国公张仁愿之为幽州都督也。夜闻经声品次历历然。及尔晨兴谓夫人曰。昨宵城北道人讽诵。若在衙署前也。还闻已否。夫人曰。是何地远可得闻乎。张君曰。如其不信可各遣小竖走马往覆之。果无差谬。张君请召入城。及相见谓张君曰。有愿胡不报乎。答曰。现造袈裟五百缘布施罗汉去。华严曰。勿去馀处。但送往州西马鞍山竹林寺内施僧。及遣使赍香衣物登佛龛山。已去觅竹林寺且无踪迹。如是深入陟高山见一翁。问之曰。旦随吾来。倏睹云开寺现。景物非凡世所有。入寺散袈裟。毕而少二人。彼老宿曰。可赍还二分一与张仁愿一与华严和尚。自此方知华严和尚是竹林圣寺中来使留一宿。出已经年。行化既久。及终坐亡。肉身不萎败。范阳之人多往乞愿。时有徵应。塔近因兵革而废矣。 系曰。一口宣诵何能入远近人人耳耶。通曰。近则若愿持经善法力故。远则一音演说随类闻解。其人是圣寺员位。断可知矣。神僧传·卷第六
华严和尚。学于神秀。禅宗谓之北祖。尝在洛都天官寺。弟子三百馀人。每日堂食和尚严整瓶钵必须齐集。有弟子夏腊道业高出流辈。而性烦褊躁。时因卧疾不随众赴会。一沙弥瓶钵未足。来诣此僧顶礼云。欲上堂无钵。如可暂借明日当自置之。僧不与曰。吾钵受持已数十年。借汝必恐损之。沙弥恳告曰。上堂食顷而归。岂便毁损。至于再三。僧乃借之。曰吾爱钵如命。必若有损同杀我也。沙弥得钵捧持兢惧。食毕将归。僧已催之。沙弥持钵下堂。不意塼破蹴倒遂碎之。少顷僧又催之。既惧遂至僧所作礼承过且千百拜。僧大叫曰。汝杀我也。怒骂至甚。因之病亟一夕而卒。尔后经时。和尚于嵩山岳寺。与弟子百馀人方讲华严经。沙弥亦在听位。忽闻寺外山谷中若风雨声。和尚遂招此沙弥。令于己背后立。须臾见一大蛇长七八丈。大四五围。直入寺来努目张口。左右皆欲奔走。和尚戒之不令动。蛇渐至讲堂升阶睥睨若有所求。和尚以锡杖止之云住。蛇欲至座遂俛首闭目。和尚戒之。以锡杖扣其首曰。既明所业。今当回向三宝。令诸僧齐声为之念佛。与受三归五戒。此蛇宛转而去。时亡僧弟子已有登会者。和尚召谓曰。此蛇汝之师也。修行累年合證果位。为临终之时惜一钵故怒此沙弥。遂作一蟒蛇。适此来者欲杀此沙弥。更若杀之当堕大地狱无出期也。赖吾止之与受禁戒。今当舍此身矣。汝往寻之。弟子受命而出。蛇行所过草木开靡如车路焉。行十四五里至深谷间。此蛇自以其首叩石而死矣。归白和尚。和尚曰。此蛇今已受生在裴郎中宅作女。亦甚聪慧。年十八当亡。即却为男。然后出家修道。裴郎中即我门徒。汝可入城为吾省问之。其女今已欲生而甚艰难。汝便可救之。时裴宽为兵部郎中。即和尚门人也。弟子受命入城。遥指裴家。遇裴请假在宅。遂令报云。华严和尚传语。郎中出见神色甚忧。僧问其故。云妻欲产已六七日。烛灯相守甚危困矣僧曰。某能救之。遂令于堂门外净床席。僧人焚香击磬呼和尚者三。夫人安然而产一女。后果十八年而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祖觉(一○八七~一一五○),号华严,俗姓杨,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早年慕韩愈,撰文排佛,后因病从弥勒慧目能禅师。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佐慧目居眉州中严寺。政和五年(一一一地对)剃度。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著有《华严集解》、《金刚经注》等。高宗绍兴二十年卒,年六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一四、《新续高僧传》四集、《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三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0 【介绍】: 宋僧。嘉州人,俗姓杨氏,号痴庵。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出家参究华严宗旨,尽得其奥。后依圆悟于钟阜。世称“觉华严”。居眉州中岩寺,大弘清凉之教。尝修北宋僧史。有《华严集解》、《金刚经注》、《水陆斋仪》等。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祖觉别号痴庵。嘉州杨氏子也。聪颖夙发独嗜佛乘。精究贤首宗旨尽得其奥。后奉旨出住眉州之中岩。四方学者云委川骛而至。日于开堂弗倦诲示。汲引后学曲尽慈悲。清凉一宗至师可为鼎盛矣。而于拈椎之外。古今书史诸子典谟无不该研。一览成诵。尝修北宋僧史并华严集解金刚经注水陆斋仪等。行世。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祖觉嘉州杨氏子也。自幼聪慧书史过目成诵。乃著书排斥释氏。忽恶境现前。大怖悔过。出家依慧日能和尚。未几疽生膝上。五年医治莫愈。因书华严合论。毕夕遂感异梦。旦即舍杖趋履。仍前一日诵至现相品曰。佛身无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无住亦无去处处皆见佛。遂悟华严宗旨。至是始登僧籍。府帅请讲于千部堂。而词辩宏放众所钦服。适南堂静禅师过其门谓曰。观公讲说独步西南。惜未解离文字相耳。傥能问道方外。即今之周金刚也。觉欣然罢讲南游禅社。遂依圆悟于钟阜。一日入室悟举。罗山道有言时踞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无言时觌露机锋如同电拂。作么生会。觉罔对。于是夙夜参究忽有所省。作偈呈曰。家住孤峰顶。长年半掩门。自嗟身已老。活计付儿孙。悟未许可。次日入室悟问。昨日公案作么生。觉拟对。悟喝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觉复留五年愈更迷闷。后于庐山栖贤阅浮山远削执论云。若道悟有亲疏。岂有旃檀林中却生臭草。始豁然大悟。遂作偈寄圆悟曰。出林依旧入蓬蒿。天网恢恢不可逃。谁信业缘无避处。归来不怕语声高。悟大喜持示众曰。觉华严彻矣。自是诸方皆称曰觉华严云。上堂僧问。最初威音王末后楼至佛未审。参见甚么人。觉曰。家住大梁城更问长安路。僧问。如何是一喝如金刚王宝剑。觉曰。血溅梵天。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师子。觉曰。惊杀野狐狸。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觉曰。验得你骨出。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觉曰。直须识取把针人。莫道鸳鸯好毛羽。 系曰。觉华严既于讲席有声。南堂过而稍施提勉。便能罢讲南游。正所谓见鞭影而行者也。岂不骏哉。至为圆悟项门一锥。虽然魂飞要且命根未断。尚依识见。呈偈遭圆悟一喝。直得气索。五年而始大彻。噫古为人师者必俟学者寒灰焰发绝后复苏方肯点头。未尝轻许而贼夫人子。今人才见灵利后生。便使拈弄公案。作得一偈顿焉称赏。不亦彼此皆瞎也。杀人之恶小害人之恶大。其谁乎善于讲者又当以觉公为良范。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祖觉,嘉州杨氏子。自幼聪慧,书史过目成诵,乃著书排斥释氏,忽恶境现前,大怖悔过。出家依慧日能。未几,疽生膝上,五年医治莫愈,因书《华严合论》毕,夕感异梦,旦即舍杖趋履如故。一日诵至《现相品》曰:“佛身无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无住亦无去,处处皆见佛。”遂悟《华严》宗旨,至是始登僧籍。精究贤首宗旨,尽得其奥。府帅请讲于千部堂,而词辩宏肆,众所钦服。适南堂静禅师过其门,谓曰:“观公讲说,独步西南,惜未解离文字相耳,傥能问道方外,即今之周金刚也。”觉欣然罢讲,南游禅社,遂依圆悟于钟阜。一日入室,悟举罗山道有言:“时踞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无言时觌露机锋如同电拂,作么生会?”觉罔对。于是,夙夜参究,忽有所省,作偈呈曰:“家住孤峰顶,长年半掩门。自嗟身已老,活计付儿孙。”悟未许可。次日入室,悟问:“昨日公案作么生会?”觉拟对,悟喝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觉复留住五年,愈更迷闷。后于庐山栖贤,阅浮山远《削执论》云:“若道悟有亲疏,岂有旃檀林中却生臭草?”始豁然大悟,遂作偈寄圆悟曰:“出林依旧入蓬蒿,天网恢恢不可逃。谁信业缘无避处,归来不怕语声高。”悟大喜,持示众曰:“觉华严彻矣。”自是,诸方皆称“觉华严”云。上堂,僧问:“最初威音王,末后楼至佛。未审参见什么人?”觉曰:“家住大梁城,更问长安路。”僧问:“如何是一喝,如金刚王宝剑?”觉曰:“血溅梵天。”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师子?”觉曰:“惊杀野狐狸。”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觉曰:“验得你骨出。”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觉曰:“直须识取把针人,莫道鸳鸯好毛羽。”觉尝修《北宋僧史》并《华严集解》、《金刚经注注》、《水陆斋仪》若干卷。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惠寂。姓王氏。西河人也。为童子时。白其父求出家。父以一子故难之。及长。于佛书无不读。授华严法界观于汾州天宁宝和尚。父殁乃祝发。居寿圣。时年已五十有一矣。崇宁改元。始以恩例得僧服。俄赐紫。遂主信公讲席。学子日盈其门。避兵南来。居汝州之普炤。又迁南阳之鄂城。师以华严为业。手抄全经。日诵四帙为定课。既客居。徒众解散。独处土室中。而不废讲说。有问之者。云。吾为龙天说耳。龛前有树。既枯而华。随采随生。人以为道念坚实之感。正大丙戌九月五日夜。说世界成就品。明日以偈示众。告以寂灭之意。且曰。何从而来。何从而去。于是右胁而化。寿七十有九。会葬万人。所得舍利。及他灵异甚众。起塔于普炤华严。广阳之大圣。舞阳之弘教。元遗山铭之云。彼上人者。言外之传。于华严海。为大法船。一龛宴居。幽祇满前。曾是枯株。秀颖郁然。灵塔相望。有光烛天。铃音演法。普为大千。盖寔录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正顺。蔚州高氏子。初为台山寿宁用公行童。圆具后。结庐深树间。屏绝诸缘。唯读华严经。数满千部。常入华严观。一夕入观。闻空中声曰。和吞山水少会风云。从是有契入觉。行住坐卧。了无一物为障碍。无一念为起灭。身心荡然。与法界合。为人演说。言如涌泉。皆契法界深义。因于岭头。建大阁。阁下为海水。出大莲华。华上坐毗卢遮那佛满月像。每对佛入观。五七日方起。故人以华严菩萨称之。而不敢名。成宗闻师名。三召不起。就授五路总摄之职。固辞不受。临终谓众曰。无尽刹海。不离当处。妄情未瞥。悟入无时。门人法忍曰。未审。师今向甚么处去。师唤忍阇黎。忍喏。师云。虚空剖出一茎骨。言讫恬然而化。是日。灵几上有龙瑞。五彩飞光烛庭宇。移时乃歇。停三日化火自焚。门人拾舍利。建塔藏之。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寯(?—?年),字振道,江西抚州府崇仁县人,民籍。刘寯是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江西乡试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成甲戌科三甲第九十二名进士,获授直隶祁门县知县,升任刑部郎中,尝上疏争论大礼议没有回应,外调为辽阳分守道参议,不久辞官回乡,他为人友爱兄弟、敦厚诚实,以古代道行自持,著有《一斑集》、《剩语》等书,人称华严先生。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勋,字扆臣,号少华,秀水人,顺治辛丑进士与兄观弟临主盟越坛者二十馀年四方有严氏三昆之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侍乔。副贡生。乾隆间官歙县教谕,迁滁州学正。治经学,精天文及算学,学者称华严先生。曾创制燥湿表,能预报天气。有《开方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