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8,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华严三圣
华严宗三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證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
大华严长者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华严宗四门出体
佛华严三昧
初顿华严
佛类词典(续上)
华严三生华严三圣
华严宗三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證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
大华严长者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华严宗四门出体
佛华严三昧
初顿华严
华严三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又立三生成佛:一、见闻生,于宿世见卢舍那佛,闻普贤法门,成就金刚不坏佛种子之位,是属于宿善。二、解行生,于今生开圆解,修圆行,由十信具足十地等觉妙行之位。三、證入生,于当来世,證入佛果之位。然而以此三生,配于过现未三世,为约于下根之义,即隔世之三生也。若对于上根之机,则三生为示法门分位之语。在一生一念之中,亦有三生也。善财童子或曰来世成佛。或曰一生成佛。示此二义也。探玄记十八曰:「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中略)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是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者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究修潜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参见:三生成佛)
(术语)华严宗又立三生成佛:一、见闻生,于宿世见卢舍那佛,闻普贤法门,成就金刚不坏佛种子之位,是属于宿善。二、解行生,于今生开圆解,修圆行,由十信具足十地等觉妙行之位。三、證入生,于当来世,證入佛果之位。然而以此三生,配于过现未三世,为约于下根之义,即隔世之三生也。若对于上根之机,则三生为示法门分位之语。在一生一念之中,亦有三生也。善财童子或曰来世成佛。或曰一生成佛。示此二义也。探玄记十八曰:「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中略)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是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者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究修潜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参见:三生成佛)
三生成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三生配于过现未之三世,于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于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来世之生證入果海,即以三生而成佛,故谓之三生成佛,是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三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于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故今虽处于地狱,而为佛光所照,由前之见闻力即脱地狱之苦,而生于兜率天,于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佛。是见闻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善财童子于福城之东始见文殊,自此南询,最后见普贤菩萨,一切解行于此一生得圆满成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舍利弗等于逝多林使六千比丘观察文殊师利。文殊为彼等说大法。使彼等證入法界。是證入之一生成佛也。说见华严大疏钞三。(参见:三圣)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宗所立,谓以过去现在未来三生而成佛。于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于今生完成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未来世之生證道得果。
(术语)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三生配于过现未之三世,于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于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来世之生證入果海,即以三生而成佛,故谓之三生成佛,是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三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于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故今虽处于地狱,而为佛光所照,由前之见闻力即脱地狱之苦,而生于兜率天,于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佛。是见闻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善财童子于福城之东始见文殊,自此南询,最后见普贤菩萨,一切解行于此一生得圆满成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舍利弗等于逝多林使六千比丘观察文殊师利。文殊为彼等说大法。使彼等證入法界。是證入之一生成佛也。说见华严大疏钞三。(参见:三圣)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宗所立,谓以过去现在未来三生而成佛。于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于今生完成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未来世之生證道得果。
华严三圣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毗卢舍那佛,理智完备。二、文殊菩萨,主智门,位于佛之左位。三、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佛之右位。转之而右为智,左为理时,则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毗卢舍那佛为中尊,普贤文殊二菩萨为左右之胁士。
【佛学常见辞汇】
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名数)一、毗卢舍那佛,理智完备。二、文殊菩萨,主智门,位于佛之左位。三、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佛之右位。转之而右为智,左为理时,则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毗卢舍那佛为中尊,普贤文殊二菩萨为左右之胁士。
【佛学常见辞汇】
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华严宗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者所观之境,三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于口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二、理事无碍观,今显实空,泯情所见之事相,以显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无为之顽体,具不变随缘之二义,虽以不变之故,常往无作,然以随缘之故变造一切诸法。然则吾人所见之万象皆为真如之随缘,随缘之万象即真如也。犹如水即为波,波即为水。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如是观真如性起万法,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名为事理无碍观。此四法界中事理无碍法界也。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为真如之随缘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尘,悉完具真如之全体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也。此名周遍法界性。是为四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随缘观之至极也。详见华严法界观。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观)
(术语)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者所观之境,三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于口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二、理事无碍观,今显实空,泯情所见之事相,以显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无为之顽体,具不变随缘之二义,虽以不变之故,常往无作,然以随缘之故变造一切诸法。然则吾人所见之万象皆为真如之随缘,随缘之万象即真如也。犹如水即为波,波即为水。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如是观真如性起万法,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名为事理无碍观。此四法界中事理无碍法界也。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为真如之随缘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尘,悉完具真如之全体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也。此名周遍法界性。是为四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随缘观之至极也。详见华严法界观。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常略称华严经。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之三本。(参见:华严经)
(经名)常略称华严经。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之三本。(参见: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十卷,华严经之具名。但常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别称。
(经名)四十卷,华严经之具名。但常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别称。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又曰: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是本经入法界品中之一分自天主光天至有德童女也。
(经名)又曰: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是本经入法界品中之一分自天主光天至有德童女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与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同本异译。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与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同本异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證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四十二字之字轮观。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四十二字之字轮观。
大华严长者
【佛学大辞典】
(人名)佛对此长者,说施食之福报。
(人名)佛对此长者,说施食之福报。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般若三藏译。佛说那罗延力之量,比较佛力。因说为施食者得此佛力也。
(经名)一卷,唐般若三藏译。佛说那罗延力之量,比较佛力。因说为施食者得此佛力也。
华严宗四门出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三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为诸法,故假令谓为摄事相而归于真性,亦唯以能依归于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为之事相即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为诸法,则诸法即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门,一切差别之事相,悉由无差别之真性缘起,故所起之万法如其性,圆融相即,而事事无碍也。以一法一切法为体,以一切法一法为体。是曰无碍门。见起信论义记上。
(术语)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三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为诸法,故假令谓为摄事相而归于真性,亦唯以能依归于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为之事相即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为诸法,则诸法即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门,一切差别之事相,悉由无差别之真性缘起,故所起之万法如其性,圆融相即,而事事无碍也。以一法一切法为体,以一切法一法为体。是曰无碍门。见起信论义记上。
佛华严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华严三昧)
(术语)(参见:华严三昧)
初顿华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教为佛成道初所说之顿教,故曰初顿华严。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教是佛最初成道时所说的顿教。
(术语)华严教为佛成道初所说之顿教,故曰初顿华严。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教是佛最初成道时所说的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