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佛分半座迦叶
扇搋半择
扇搋半择迦
躬半支迦
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雪山半偈
博叉半择迦
邬波半止迦
摩诃半托迦
转轮王为半偈剜身燃千灯
谶罗半尼
一知半解
半路出家
半明半昏觉观发相
佛类词典(续上)
注荼半托迦佛分半座迦叶
扇搋半择
扇搋半择迦
躬半支迦
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雪山半偈
博叉半择迦
邬波半止迦
摩诃半托迦
转轮王为半偈剜身燃千灯
谶罗半尼
一知半解
半路出家
半明半昏觉观发相
注荼半托迦
【佛学大辞典】
(罗汉)Cu%d!apanthaka,十六罗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参见:罗汉)。
(罗汉)Cu%d!apanthaka,十六罗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参见:罗汉)。
佛分半座迦叶
【佛学大辞典】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于迦叶使坐。见华手经一。
【佛学大辞典】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诃迦叶在韦提诃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现,现于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佛移身时,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付法藏传一曰:「尔时迦叶披粪扫衣,来诣佛所,稽首礼敬,合掌而立。白佛而言:世尊我今归依无上清凉,愿哀纳受听在末次。世尊叹曰:善来迦叶!即分半座命令就座。迦叶白佛:我是如来末行弟子,顾命分座,不敢顺旨。是时众会咸生疑曰:此老沙门有何异德。乃今天尊分座命之?此人殊胜,唯佛知耳。于是如来知众心念,欲决所说,即宣迦叶大行渊广。」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于迦叶使坐。见华手经一。
【佛学大辞典】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诃迦叶在韦提诃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现,现于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佛移身时,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付法藏传一曰:「尔时迦叶披粪扫衣,来诣佛所,稽首礼敬,合掌而立。白佛而言:世尊我今归依无上清凉,愿哀纳受听在末次。世尊叹曰:善来迦叶!即分半座命令就座。迦叶白佛:我是如来末行弟子,顾命分座,不敢顺旨。是时众会咸生疑曰:此老沙门有何异德。乃今天尊分座命之?此人殊胜,唯佛知耳。于是如来知众心念,欲决所说,即宣迦叶大行渊广。」
扇搋半择
【佛学大辞典】
(术语)扇搋半择迦之略。(参见:扇搋)
(术语)扇搋半择迦之略。(参见:扇搋)
扇搋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犍不男(以刀去者)二种之名,或为五种不男之总名。慧琳音义五曰:「扇搋,敕加反,此名黄门。其类有五。」俱舍光记三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搋,音敕佳切。(中略)扇搋半择迦San!d!hasan!d!aka,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参见:五种不男)
(术语)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犍不男(以刀去者)二种之名,或为五种不男之总名。慧琳音义五曰:「扇搋,敕加反,此名黄门。其类有五。」俱舍光记三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搋,音敕佳切。(中略)扇搋半择迦San!d!hasan!d!aka,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参见:五种不男)
扇搋半择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作扇搋般荼迦,五种半择迦之一。半择迦为男根不具之总名。(参见:扇搋)
(术语)一作扇搋般荼迦,五种半择迦之一。半择迦为男根不具之总名。(参见:扇搋)
扇搋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犍不男(以刀去者)二种之名,或为五种不男之总名。慧琳音义五曰:「扇搋,敕加反,此名黄门。其类有五。」俱舍光记三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搋,音敕佳切。(中略)扇搋半择迦San!d!hasan!d!aka,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参见:五种不男)
(术语)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犍不男(以刀去者)二种之名,或为五种不男之总名。慧琳音义五曰:「扇搋,敕加反,此名黄门。其类有五。」俱舍光记三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搋,音敕佳切。(中略)扇搋半择迦San!d!hasan!d!aka,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参见:五种不男)
躬半支迦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夜叉名。大药叉女欢喜母成就曰:「躬半支迦大药叉将,古云散支者,讹也。」(参见:散支)
(异类)夜叉名。大药叉女欢喜母成就曰:「躬半支迦大药叉将,古云散支者,讹也。」(参见:散支)
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佛学大辞典】
(本生)涅槃经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释为试我变其身为罗刹,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于尔时闻半偈心生欢喜,四顾唯见罗刹。乃言:善哉大士若能说馀半偈,吾终身为汝弟子。罗刹云:我今实饥,不能说。我即告曰:但汝说之,我当以身奉大士。罗刹于是说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闻此偈已,于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时升高树上投身于地,尔时罗刹复帝释形,接取吾身。依此功德超越十二劫。」
(本生)涅槃经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释为试我变其身为罗刹,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于尔时闻半偈心生欢喜,四顾唯见罗刹。乃言:善哉大士若能说馀半偈,吾终身为汝弟子。罗刹云:我今实饥,不能说。我即告曰:但汝说之,我当以身奉大士。罗刹于是说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闻此偈已,于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时升高树上投身于地,尔时罗刹复帝释形,接取吾身。依此功德超越十二劫。」
雪山半偈
【佛学大辞典】
(本生)雪山童子为半偈舍身也。(参见:雪山大士)
(本生)雪山童子为半偈舍身也。(参见:雪山大士)
雪山大士
【佛学大辞典】
(本生)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于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于尔时住于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于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经无量岁。」止观二曰:「雪山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
(本生)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于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于尔时住于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于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经无量岁。」止观二曰:「雪山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
博叉半择迦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半托迦)
(人名)(参见:半托迦)
邬波半止迦
【佛学大辞典】
(异类)又作优波般止哿Upapau%caka,夜叉名。译曰小五。见孔雀王咒经下。
(异类)又作优波般止哿Upapau%caka,夜叉名。译曰小五。见孔雀王咒经下。
摩诃半托迦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ha%-panthaka,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参见:半托迦)
(人名)Maha%-panthaka,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参见:半托迦)
转轮王为半偈剜身燃千灯
【佛学大辞典】
(传说)昔有转轮圣王为婆罗门剜身燃千灯,以供养之,闻半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寂。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三,经律异相二十四。
(传说)昔有转轮圣王为婆罗门剜身燃千灯,以供养之,闻半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寂。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三,经律异相二十四。
谶罗半尼
【佛学大辞典】
(衣服)Ks/a%rapa%n!iya,(参见:差罗波尼)
(衣服)Ks/a%rapa%n!iya,(参见:差罗波尼)
一知半解
【俗语佛源】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
半路出家
【俗语佛源】
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无名氏)
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无名氏)
半明半昏觉观发相
【三藏法数】
谓修禅之人,于摄念时,虽了觉观烦恼念念不住,但随所缘,或明或昏;明则觉观攀缘起诸思想,昏则无记瞪瞢,无所觉知,是为半明半昏觉观发相。
谓修禅之人,于摄念时,虽了觉观烦恼念念不住,但随所缘,或明或昏;明则觉观攀缘起诸思想,昏则无记瞪瞢,无所觉知,是为半明半昏觉观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