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夜午
午凉
午景
转午
午节
午倦
午影
午潮
午间
午云
午暑
午桥庄
午正
交午
午食
《漢語大詞典》:夜午
犹午夜。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李和文 都尉好士,一日召从官呼左右军官妓,置会夜午,臺官论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崑山 三 徐 之太夫人, 亭林 先生女弟也。世称其教子极严,课诵恒至夜午不輟。”
分類:子时
《骈字类编》:午凉
明 朱高炽 池亭纳凉 夏日多炎热,临池憩午凉。
《骈字类编》:午景
宋 苏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其三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馀风物便萧然。
《漢語大詞典》:转午(轉午)
接近中午。《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闲言乱语,讲到转午的时候,走散回家。”
《漢語大詞典》:午节(午節)
端午节的省称。 明 王屋 《辛酉端阳日》诗:“午节今朝是,开尊召酒徒。” 清 焦循 《忆书》五:“督家人治角黍为午节用。”
分類:端午节
《骈字类编》:午倦
宋 朱熹 秋暑 晨兴纳新凉,亭午倦犹暑。
《漢語大詞典》:午影
中午日光下的投影。亦借指午时。 宋 王安石 《独卧》诗:“茅檐午影转悠悠,门闭青苔水乱流。” 元 柳贯 《龙峰孤塔》诗:“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干午影过。”
《漢語大詞典》:午潮
正午时的潮水。 宋 朱松 《送沉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诗之二:“午潮平处落归帆,已觉离情两不堪。”元史·五行志二:“﹝ 至正 七年﹞八月壬午, 杭州 上海 浦中 ,午潮退而復至。”
《國語辭典》:午间(午間)  拼音:wǔ jiān
正午时分。《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就说这里这个人,也是这日午间来打尖的,那和尚把他关锁在屋里,扣在大筐底下。」
分類:中午
《分类字锦》:午云(午云)
吴维岳 题清池书屋诗 仄径馀春蕊,南窗落午云。
分类:干支
《漢語大詞典》:午暑
夏季中午的暑热、炎气。 宋 范成大 《慈姥岩与送客酌别风雨大至》诗:“山灵知我厌尘土,唤起蛰雷鏖午暑。” 宋 陆游 《残暑得小雨颇凉》诗:“午暑不可触,忽惊如许凉。”
《漢語大詞典》:午桥庄(午橋莊)
唐 宰相 裴度 的别墅名。至 宋 为 张齐贤 所有。其地在今 河南 洛阳 。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诗:“只添丞相阁,不改 午桥庄 。”宋史·张齐贤传:“归 洛 ,得 裴度 午桥庄 ,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觴咏其间,其意旷适。”亦省称“ 午桥 ”。 唐 刘禹锡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君过 午桥 回首望, 洛城 犹自有残春。” 宋 陈与义 《临江仙》词:“忆昔 午桥 桥上饮,坐中都是豪英。”参见“ 午桥泉石 ”。
《漢語大詞典》:午桥泉石(午橋泉石)
唐 宰相 裴度 因不满宦官擅权,于 洛阳 郊外建 午桥庄 别墅,日以泉石诗酒自娱。后因以“午桥泉石”为山林隐居之典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 谢方叔 惠国 ,自 寳祐 免相,归 江西 寓第,从容午桥泉石凡一纪餘。”参见“ 午桥庄 ”。
《國語辭典》:午正  拼音:wǔ zhèng
中午十二点。《红楼梦》第五五回:「如今他二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
《國語辭典》:交午  拼音:jiāo wǔ
纵横错杂。唐。段成式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诗三首之一:「良人为渍木瓜粉,遮却红腮交午痕。」宋。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二径交午,不知所适。」
《骈字类编》:午食
苏轼 毛正仲惠茶戏作为谢诗 迩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