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升高  拼音:shēng gāo
提高、提升。如:「连日来的大雨使水库的水位升高,解除了旱象。」
分類:升高登高
《漢語大詞典》:行远升高(行遠升高)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虽於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明 张居正 《进讲章疏》:“虽章句浅近之言,不足以仰窥圣学精微之奥,然行远升高,或亦一助云尔。”
《国语辞典》:升高自下  拼音:shēng gāo zì xià
比喻治学或做事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语本《书经。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也作「登高自卑」。
《国语辞典》:血脂升高症  拼音:xiě zhī shēng gāo zhèng
血液中的脂肪偏高症。人血液中所含的脂肪有三种:胆固醇、磷质及三酸甘油酯。每百西西血液的总脂量为五百至六百四十毫克。超过此标准,则可断定为罹患此症。原因为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蛋白质,或因家族遗传,或因动脉硬化、糖尿病、肾小管病、胰炎等所引起。此症本身并无任何不适病状,但会引起并发症。如胆固醇过高者,很容易并发冠状血管心脏病。
分类:血液脂肪
《漢語大詞典》:出幽升高
犹言出谷迁乔。《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帝乃下詔曰:‘ 伦 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託疾自从,苟肆狷志。’” 李善 注引:“出于幽谷,升于乔木。”
《漢語大詞典》:升高能赋(升高能賦)
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所见。《诗·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 毛 传:“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可以为大夫。” 孔颖达 疏:“升高能赋者,谓升高有所见,能为诗赋其形状铺陈其事势也。” 晋 左思 《三都赋》:“升高能赋者,颂其所见也。”
《國語辭典》:上升  拼音:shàng shēng
升高、向上攀升。如:「一夜暴雨后,导致水库水位上升」。
《漢語大詞典》:荣进(榮進)
荣升高位。后汉书·循吏传·任延:“章句既通,悉显拔荣进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烧尾:“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饌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下流的小人渐渐成为‘富人’,借姻亚的关系与贵族的一部分勾结,这好像是当时一般暴发户荣进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腾沸(騰沸)
(1).水翻腾涌出貌。 唐 李德裕 《灵泉赋》:“凡别墅五六,皆谓之平泉,实发源于此。观其涌不腾沸,淡然冽清,冬温夏寒,明媚可鑑。”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水》:“言瀑布者颠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瀼腾沸,喷溅漂流。”
(2).指液体在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上下翻腾,产生气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叟奔入,则酒沸火腾……持向 安 曰:‘贪此生涯(扎紫姑)致酒腾沸。’”
(3).形容情绪十分激动。 清 谭嗣同 《致刘淞英书》:“不得已而强之,则血涌筋粗,百脉腾沸,岌乎无以为继。”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含着无限的悲哀,使他冷得毛骨悚然,而一转眼间,又觉得热血在全身中忽然腾沸。”
(4).比喻兴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世歷二 汉 ,朱紫腾沸,芟夷譎诡,糅其雕蔚。”
(5).形容人声喧腾。旧唐书·卢杞传:“臣昨者沥肝上闻,冒死不恐,冀迴宸睠,用快羣情,至今拳拳,未奉圣旨,物议腾沸,行路惊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 许地山 《公理战胜》:“我们底声音常是沦没在腾沸的人海里。”
(6).形容动荡不宁。后汉书·荀彧传:“自迁帝 西京 , 山 东腾沸。”
《國語辭典》:沉没(沉沒)  拼音:chén mò
1.没入水中。《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
2.埋没而不能出头。《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唐。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夫圣唐钜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漢語大詞典》:壅水
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如在河流中建造闸、坝或桥墩,或有冰凌阻塞时,均能引起壅水。又如两河流汇合相通,一河盛涨时,则在另一河中也会引起壅水。
《國語辭典》:发热(發熱)  拼音:fā rè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也称为「发烧」、「发热反应」。
2.放出热量。如:「灯泡点久了会发热。」
3.比喻冲动、不冷静。如:「你脑袋发热?连这种事都答应!」
4.迷恋于某事。如:「他正对电视游乐器发热呢!」
《漢語大詞典》:骤涨(驟漲)
水位急剧升高。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迨 黄河 骤涨而又加附从之水,於是 河 身不能容纳,东西衝突,以故堤为所决。” 清 刘大櫆 《送孙黟县改官凤阳序》:“乃作徒杠,乃置舆梁,亘若白虹,蹴波以浮,水潦骤涨,民不病涉。”
《国语辞典》:逆温(逆温)  拼音:nì wēn
在正常情况下的大气层中,温度大抵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是也会随高度升高而增加,这种现象可以发生于锋面附近,大气边界层顶或冬天晴朗无风夜晚的地面附近。
《国语辞典》:扬升(扬升)  拼音:yáng shēng
扬起、升高。如:「台风过后,蔬菜价格扬升数倍,让消费者大喊吃不消。」
分类:扬起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