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63,分12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千钧一发
千里不留行
千里骥
千里客
千里马
千里目
千里暮云平
千里青青草
千里赠鹅毛
千里足
千龄际遇
千虑一失
千门万户
千亩业
千年调

《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枚乘〉~2359~
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极天命之寿,敝无穷之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韩愈七·与孟尚书书〉~560~2~
愈白。行官自南回。过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忻悚兼至。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来示云。有人传愈近少信奉释氏。此传之者妄也。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孔子云。某之祷久矣。凡君子行已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策。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閒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及秦灭。汉兴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求亡书。招学士。经虽少得。尚皆残缺。十亡二三。故学士多老死。新者不见全经。不能尽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见为守。分离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坏。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汉氏以来。群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倡释老于其閒。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获承命。惟增惭惧。死罪死罪。愈再拜。
典故
千里不留行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说剑〉~06~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嗔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馀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此剑值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唐·成玄英疏:「其剑十步杀一人,一去千里,行不留住,锐快如是,宁有敌乎!」

例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 侠客行

典故
相关人物
陈仲举


《艺文类聚》卷二十二
京师号曰:陈仲举昂昂如千里骥,周孟玉浏浏如松下风。(据《艺文类聚》卷二十二引)

例句

欲追千里骥,终是谢连镳。 慧净 和卢赞府游纪国道场

典故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257~
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

例句

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 僖宗宫人 金锁诗

典故
相关人物
郭隗


《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065~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新校本新唐书》卷七十六 《后妃传上·玄宗王皇后传》
始,后以爱弛,不自安。承间泣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帝悯然动容。

例句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文鉴 题马迹山

典故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二〈孙楚·之冯翊祖道诗〉~600~
举翮抚三秦,抗我千里目。念当隔山河,执觞怀惨毒。
典故
千里暮云平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观猎〉【案:纪事题曰猎骑。乐府诗集、万首绝句以前四句作五绝。并题曰戎浑。】
风劲角弓鸣【风动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啼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回看落雁处】【回看失雁处】,千里暮云平。
典故
千里青青草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谣〉~3285~
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
典故
千里赠鹅毛

相关人物
苏轼


《苏轼诗集》卷四十九〈杨州以土物寄少游〉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庐陵政事无全牛,恐是汉时陈太丘。书记姓名不肯学,得纸无异夏得裘。琢诗包纸送赠我,自状明月非暗投。诗句纵横剪宫锦,惜无阿买书银钩。蛮溪切藤卷盈百,侧理羞滑茧羞白。想当鸣杵砧面平,桄榔叶风溪水碧。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君侯谦虚不自供,胡不赠世文章伯。一涔之水容牛蹄,识字有数我自知。小时双钩学楷法,至令儿子憎家鸡。虽然嘉惠敢虚辱,煮泥续尾成大轴。写心与君心莫传,平生落魄不问天。樽前花底幸好戏,为君绝笔谢风烟。已无商颂猗那手,请续南华内外篇。
典故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六章
夫骥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例句

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高德十年兄,异才千里足。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典故
千龄际遇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颂·圣主得贤臣颂〉~2093~
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其得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必臻。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遵游自然之势,恬淡无为之场。休徵自至,寿考无疆,雍容垂拱,永永万年。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乔松,眇然绝俗离世哉!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盖信乎其以宁也!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赞·三国名臣序赞〉~223~
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是以古之居子,不患弘道难;遭时难,遭时匪难,遇君难。故有道无时,孟子所以咨嗟;有时无君,贾生所以垂泣。夫万岁一期,有生之通涂;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遇之不能无欣,丧之何能无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余以暇日,常览国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虽道谢先代,亦异世一时也。唐·李善注引《东观汉记》:「太史官曰:『耿况、彭宠俱遭际会,顺时承风,列为蕃辅,忠孝之策,千载一遇也。』」引《博奕论》曰: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周易曰:亨者,嘉之会也。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8~
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例句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张九龄 荆州作二首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402~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昭明文选》卷一〈赋甲·京都上·两都赋二首·西都赋〉~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内则别风之嶕峣,眇丽巧而耸擢。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未央。经骀荡而出馺娑,洞枍诣以与天梁。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
典故
千亩业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3272~
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閒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例句

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 鲍溶 云溪竹园翁

典故

《王梵志诗》卷六〈世无百年人〉~75~
世无百年人,拟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王梵志诗》卷一〈擎头乡里行〉~60~
擎头乡里行,事当逞靴袄。有钱但著用,莫作千年调。
《國語辭典》:千钧一发(千鈞一髮)  拼音:qiān jūn yī fǎ
比喻非常危险。参见「一发千钧」。宋。李曾伯 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词:「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漢語大詞典》:千里骥(千里驥)
犹千里马。喻良才。艺文类聚卷二二引《青州先贤传》:“京师号曰:‘ 陈仲举 昂昂如千里驥, 周孟玉 瀏瀏如松下风。’”
《漢語大詞典》:千里客
远方的客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 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 张耳 , 张耳 以故致千里客,乃宦 魏 为 外黄 令。名由此益贤。”
分類:远方客人
《國語辭典》:千里马(千里馬)  拼音:qiān lǐ mǎ
1.日行千里的良马。《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唐。韩愈 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称为「千里驹」。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如:「你相信他是个才能兼备的千里马?」
《漢語大詞典》:千里目
谓远望之目。 晋 孙楚 《之冯翊祖道诗》:“举翮抚 三秦 ,抗我千里目。” 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诗:“醒来送归鴈,一寄千里目。”
分類:远望
《國語辭典》:千里足  拼音:qiān lǐ zú
1.能日行千里的良马,或善于奔驰的动物。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郦炎传》:「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國語辭典》:千虑一失(千慮一失)  拼音:qiān lǜ yī shī
语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聪明人虽然考虑周详,难免有失误的地方。唐。李观〈吊韩弇没胡中文〉:「呜呼!有备无患,军志也,戎人安所暴其诈?千虑一失,圣人也,韩君是以为之虏。」《宋史。卷二七二。杨业等传。论曰》:「常胜之家,千虑一失。」
《國語辭典》:千门万户(千門萬戶)  拼音:qiān mén wàn hù
1.形容宫殿的屋宇广大,门户众多。《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2.形容住户众多稠密。唐。姚合 晦日送穷诗三首之一:「千门万户看,无人不送穷。」也作「万户千门」。
《漢語大詞典》:千年调(千年調)
(1).长远之计。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想着这半世勤劳,也枉做下千年调。”《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狗!老私窠!我只道你做了千年调,永世用不着儿孙。”
(2).词牌名。双调,仄韵。 宋 辛弃疾 有《千年调》词二首。原名“相思会”,因 辛 词有“刚作千年调”句,故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