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陈仲举


《艺文类聚》卷二十二
京师号曰:陈仲举昂昂如千里骥,周孟玉浏浏如松下风。(据《艺文类聚》卷二十二引)

例句

欲追千里骥,终是谢连镳。 慧净 和卢赞府游纪国道场

典故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257~
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

例句

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 僖宗宫人 金锁诗

典故
相关人物
郭隗


《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065~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新校本新唐书》卷七十六 《后妃传上·玄宗王皇后传》
始,后以爱弛,不自安。承间泣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帝悯然动容。

例句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文鉴 题马迹山

典故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二〈孙楚·之冯翊祖道诗〉~600~
举翮抚三秦,抗我千里目。念当隔山河,执觞怀惨毒。
典故
千里暮云平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观猎〉【案:纪事题曰猎骑。乐府诗集、万首绝句以前四句作五绝。并题曰戎浑。】
风劲角弓鸣【风动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啼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回看落雁处】【回看失雁处】,千里暮云平。
典故
千里青青草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谣〉~3285~
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
典故
千里赠鹅毛

相关人物
苏轼


《苏轼诗集》卷四十九〈杨州以土物寄少游〉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庐陵政事无全牛,恐是汉时陈太丘。书记姓名不肯学,得纸无异夏得裘。琢诗包纸送赠我,自状明月非暗投。诗句纵横剪宫锦,惜无阿买书银钩。蛮溪切藤卷盈百,侧理羞滑茧羞白。想当鸣杵砧面平,桄榔叶风溪水碧。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君侯谦虚不自供,胡不赠世文章伯。一涔之水容牛蹄,识字有数我自知。小时双钩学楷法,至令儿子憎家鸡。虽然嘉惠敢虚辱,煮泥续尾成大轴。写心与君心莫传,平生落魄不问天。樽前花底幸好戏,为君绝笔谢风烟。已无商颂猗那手,请续南华内外篇。
典故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六章
夫骥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例句

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高德十年兄,异才千里足。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典故
王允千里

相关人物
王允


《后汉书》卷六十六《王允传》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为冠盖。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交。」唐·李贤注引《史记》:「田光谓燕太子丹曰:『臣闻骥壮盛之时,一日千里;至其老也,驽马先之。』」
陈鸿《长恨歌传》
方士至玉真太妃院,致上皇意,玉妃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

例句

王允千里,黄宪万顷。 李瀚 蒙求

典故
谢庄千里思

相关人物
谢庄


《昭明文选》卷十三南朝宋·谢希逸(庄)《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仲宣跪而称曰:……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例句

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韦庄 同旧韵

典故
折冲千里


《吕氏春秋·览部》卷二十〈恃君览·召类〉~36~
士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觞之。南家之墙,犨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西家高,吾宫庳,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士尹池归荆,荆王适兴兵而攻宋,士尹池谏于荆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荆国攻之,其无功而为天下笑乎!』故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脩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宋在三大万乘之间。子罕之时,无所相侵,边境四益,相平公、元公、景公以终其身,其唯仁且节与?故仁节之为功大矣。故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等,以见节俭。
《國語辭典》:千里  拼音:qiān lǐ
1.形容路途的遥远。《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2.形容面积辽阔。《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
《漢語大詞典》:千里月
谓远照的明月。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他乡千里月,岐路九秋风。”
分類:
《漢語大詞典》:千里别
远别。 南朝 梁 江淹 《谢法曹惠连赠别》诗:“昨发 赤亭 渚,今宿 浦阳 汭。方作云峰异,岂伊千里别。”
分類:远别
《漢語大詞典》:千里目
谓远望之目。 晋 孙楚 《之冯翊祖道诗》:“举翮抚 三秦 ,抗我千里目。” 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诗:“醒来送归鴈,一寄千里目。”
分類:远望
《漢語大詞典》:千里骥(千里驥)
犹千里马。喻良才。艺文类聚卷二二引《青州先贤传》:“京师号曰:‘ 陈仲举 昂昂如千里驥, 周孟玉 瀏瀏如松下风。’”
《漢語大詞典》:千里客
远方的客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 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 张耳 , 张耳 以故致千里客,乃宦 魏 为 外黄 令。名由此益贤。”
分類:远方客人
《國語辭典》:千里马(千里馬)  拼音:qiān lǐ mǎ
1.日行千里的良马。《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唐。韩愈 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称为「千里驹」。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如:「你相信他是个才能兼备的千里马?」
《國語辭典》:千里足  拼音:qiān lǐ zú
1.能日行千里的良马,或善于奔驰的动物。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郦炎传》:「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