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郭隗


《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065~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新校本新唐书》卷七十六 《后妃传上·玄宗王皇后传》
始,后以爱弛,不自安。承间泣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帝悯然动容。

例句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文鉴 题马迹山

《國語辭典》:千里马(千里馬)  拼音:qiān lǐ mǎ
1.日行千里的良马。《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唐。韩愈 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称为「千里驹」。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如:「你相信他是个才能兼备的千里马?」
《國語辭典》:千里驹(千里駒)  拼音:qiān lǐ jū
1.驹,少壮的马。千里驹指日行千里的良马。如:「这匹马可连续奔驰数十里而不气喘、不疲倦,真不愧为千里驹。」也称为「千里马」。
2.比喻年轻有为的少年。《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三国志。卷九。魏书。曹休传》:「閒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國語辭典》:千里足  拼音:qiān lǐ zú
1.能日行千里的良马,或善于奔驰的动物。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郦炎传》:「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漢語大詞典》:千里骥(千里驥)
犹千里马。喻良才。艺文类聚卷二二引《青州先贤传》:“京师号曰:‘ 陈仲举 昂昂如千里驥, 周孟玉 瀏瀏如松下风。’”
《漢語大詞典》:宛骝(宛騮)
宛 马。泛称千里马。 清 陈维嵩 《贺新郎·题郁东堂》词:“龙爪槐张攫,驰突处, 宛 騮蹴铁,死生堪託。”
分類:千里马
《漢語大詞典》:出群蹄(出羣蹄)
指千里马。 唐 李群玉 《投从叔》诗:“可惜出羣蹄,毛焦久卧泥。 孙阳 如不顾,騏驥向谁嘶?”
分類:千里马
《漢語大詞典》:骥骜(驥驁)
指千里马。吕氏春秋·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鏌鋣;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高诱 注:“驁,千里马名也。王者乘之游驁,因曰驥驁也。” 章炳麟 《訄书·明独》:“余, 越 之贱氓也,生又羸弱,无驥驁之气,焦明之志,犹憯悽忉怛,悲世之不淑,耻不逮 重华 。”
分類:千里马
《國語辭典》:骏骨(駿骨)  拼音:jùn gǔ
良马的骨头。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骨头,后果得千里马的比喻,来劝谏燕王求贤之方的故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贤才。唐。杜甫 昔游诗:「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你名满金台下,还将骏骨搜。」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的骨头为喻,劝谏燕昭王要礼遇天下贤士,则能为其效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礼聘贤士,恳切求才的意思。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诗:「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也作「千金买骨」。
《國語辭典》:市骏(市駿)  拼音:shì jùn
比喻求贤。参见「千金市骨」条。南朝梁。萧统 答东湘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又爱贤之情,与时而笃,冀同市骏,庶匪畏龙。」唐。骆宾王〈与程将军书〉:「燕昭王为市骏之资,郭隗居礼贤之始。」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的骨头为喻,劝谏燕昭王要礼遇天下贤士,则能为其效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礼聘贤士,恳切求才的意思。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诗:「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也作「千金买骨」。
《漢語大詞典》:马骨(馬骨)
战国 时, 燕昭王 欲求贤才, 郭隗 以买千里马为喻,说古代有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必闻风而至。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马骨”喻贤才俊士。 明 张煌言 《感遇》诗:“落拓何曾夸马骨,淹留岂为恋猪肝。” 清 朱之瑜 《与源纲条书》之一:“是则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为五百金之马骨矣。”
《漢語大詞典》:绝足
1.喻指千里马。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 燕 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絶足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风云随絶足,日月继高衢。” 宋 黄庭坚 《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诗:“盐车之下有絶足,败羣勿纵为民残。”
2.指奔驰神速之足。 宋 秦观 《李泌论》:“鸟焚其巢,虽有劲翮,无所归;兽失其穴,虽有絶足,无所恃。”
3.谓杜门不出。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顾东江 ﹞以侍郎家居,絶足不与外事,闭门闲适,学为老圃。”
《漢語大詞典》:市骨
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用千金买千里马骨以求贤才事。常用以比喻招揽人才之迫切。南史·郑鲜之传:“昔 叶公 好龙而真龙见, 燕昭 市骨而骏足至。” 唐 柳宗元 《斩曲几文》:“ 昭王 市骨, 乐毅 归 燕 。” 清 魏源 《都中吟》:“市骨招骏人才出,纵不拔得十五终得一。”参见“ 千金市骨 ”。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的骨头为喻,劝谏燕昭王要礼遇天下贤士,则能为其效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礼聘贤士,恳切求才的意思。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诗:「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也作「千金买骨」。
《漢語大詞典》:牛骥(牛驥)
牛和千里马。喻指愚人与贤者。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启》:“信鹤鸡之果异,谅牛驥之终悬。”《冷眼观》第三十回:“莫非方今圣明在上,洞烛时艰,不忍牛驥以并驾而俱疲,工尺因混吹而莫辨,所以纔令暂游湖上,留以待时?”参见“ 牛驥同皁 ”。
《漢語大詞典》:千里骨
千里马的骨骼。比喻英俊不凡的气质。 宋 苏轼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诗:“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