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十行丹诏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2457~
初,光武长于民閒,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䌽,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损上林池之官,废骋望弋猎之事。其以手?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勤约之风,行于上下。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自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若杜诗守南阳,号为「杜母」,任延、锡光移变边俗,斯其绩用之最章章者也。又第五伦、宋均之徒,亦足有可称谈。然建武、永平之閒,吏事刻深,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故朱浮数上谏书,箴切峻政,钟离意等亦规讽殷勤,以长者为言,而不能得也。所以中兴之美,盖未尽焉。自章、和以后,其有善绩者,往往不绝。如鲁恭、吴祐、刘宽及颍川四长,并以仁信笃诚,使人不欺;王堂、陈宠委任贤良,而职事自理:斯皆可以感物而行化也。边凤、延笃先后为京兆尹,时人以辈前世赵、张。又王涣、任峻之为洛阳令,明发奸伏,吏端禁止,然导德齐礼,有所未充,亦一时之良能也。今缀集殊闻显?,以为循吏篇云。
《漢語大詞典》:十行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 光武帝 )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伏以圣主中兴,九译戴同文之治;名王内附,十行承赐札之恩。”
《漢語大詞典》:十行诏(十行詔)
指诏书。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遥闻争诵十行詔,无异亲巡六尺舆。”参见“ 十行 ”。
分類:诏书
《漢語大詞典》:十行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 光武帝 )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伏以圣主中兴,九译戴同文之治;名王内附,十行承赐札之恩。”
《分类字锦》:一札十行
后汉书循吏传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其以手迹赐郡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勤约之风行于上下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自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
分类:宸翰
《國語辭典》:一目十行  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语本《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传。河南王孝瑜传》:「谨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比喻阅读迅速。《红楼梦》第二三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也作「目下十行」。
《國語辭典》:一百二十行  拼音:yī bǎi èr shí háng
各行各业。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想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著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忒低微也呵!」《水浒传》第三回:「见这市井热闹,人烟辏集,车马骈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诸物行货都有。」也作「一百两十行」。
《国语辞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拼音: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谚语)比喻不论从事何种行业,皆能有所成就。如:「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肯努力,不管做什么,一定都会成功的。」
《漢語大詞典》:十行本
指 南宋 时的《十三经注疏》木板刻本。每面十行,故称。 清 阮元 《重刻宋板注疏总目录》:“右《十三经注疏》共四百十六卷……有 宋 十行本注疏者,即 南宋 岳珂 九经三传沿革例所载建本附《释音注疏》也。其书刻於 宋 南渡之后,由 元 入 明 ,递有修补。至 明 正德 中,其板犹存,是以十行本为诸本最古之册也。”
《國語辭典》:十行俱下  拼音:shí háng jù xià
形容阅读的速度很快。《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传。河南王孝瑜传》:「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梁书。卷四。简文帝本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
《國語辭典》:三百六十行  拼音: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各种职业的总称。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一五出:「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三百六十行中人尽有狼心狗行,狠似强盗之人。」
分類:行业
《國語辭典》:一百二十行  拼音:yī bǎi èr shí háng
各行各业。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想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著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忒低微也呵!」《水浒传》第三回:「见这市井热闹,人烟辏集,车马骈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诸物行货都有。」也作「一百两十行」。
《國語辭典》:目下十行  拼音:mù xià shí háng
形容看书看得快。参见「一目十行」条。《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
分類:看书速度
《漢語大詞典》:三贤(三賢)
(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迴向。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变文》:“越三贤,超十地,福德周圆入佛位。”参见“ 三贤十圣 ”。
(2).三个贤人。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方魁 与同榜 方登 、 方吉 ,皆 唐 诗人缺唇处士 方干 之后,与 严子陵 、 范文正公 为钓臺三贤。” 明 瞿佑 归田诗话·乐天晚年:“ 乐天 连为 杭 苏 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 杭 则有三贤堂,併 林和靖 、 苏东坡 祠之。” 沈砺 《展张苍水墓》诗:“ 于 墓 岳 祠分鼎足, 西湖 一勺峙三贤。”
《漢語大詞典》:三贤十圣(三賢十聖)
佛教语。《仁王经》所说大乘修证阶次中居于十信位与妙觉位之间者。三贤指虽得相似之解而未脱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发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萨。《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