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避影
(1).避开身影。庄子·天道:“ 士成綺 鴈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若何?” 曹础基 注:“避影,像要避开自己的影子一样侧着身体。”
(2).避匿形影。 唐 窦参 《湖上闲居》诗:“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 明 袁宏道 《管东溟》:“而猜嫌忽至,谤议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望岫息心。”
《漢語大詞典》:匿形
隐匿形迹。 明 张居正 《与蓟辽督抚书》:“虏若大举,必不止於八千一万。审欲大举,亦必匿形歛翼,岂肯以三路之説,明告於人?”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煌煌居歷史之首,而终匿形于卷末者,殆以此歟?”
《漢語大詞典》:蔽形
(1).遮掩身体。 汉 班固 《白虎通·衣裳》:“圣人所以制衣何?以为絺紘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汝南袁夏甫》:“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 宛渠国 ﹞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
(2).隐匿形迹。指隐身术。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润州处士:“女至兄前,兄不之见也,乃弃刀於水中,復往,兄乃见之……復令取刀持之,则不能蔽形矣。”
《漢語大詞典》:伏息
隐匿形迹。《汉书·礼乐志》:“姦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漢語大詞典》:晦韬(晦韜)
韬晦。隐匿形迹,不自炫露。 清 汪懋麟 《送树百给事使闽》诗:“感君苦相勉,藏器聊晦韜。”
《国语辞典》:匿影藏形  拼音:nì yǐng cáng xíng
藏匿形迹,不露真相。如:「民众要守望相助,与警方密切合作,才能将匿影藏形的宵小绳之以法。」也作「藏形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