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医方(醫方)  拼音:yī fāng
1.医生对病人开具的治疗法及药品名。如:「这是大夫所开的医方,你切记按时服用。」
2.医术。《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
《漢語大詞典》:医方明(醫方明)
医学学科。古 印度 学生所习五明之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三曰医方明,禁呪闲邪,药石针艾。”
《國語辭典》:君臣  拼音:jūn chén
君王和臣子。《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若乃一旦进玺,君臣易位,则崔子所不与,魏武所不容。」《三国演义》第三回:「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
《國語辭典》:君臣佐使  拼音:jūn chén zuǒ shǐ
中医配制药方的方法。用于主治的称「君」,辅治的称「臣」,相反而相助的称「佐」,引导及调和的称「使」。
《國語辭典》:方药(方藥)  拼音:fāng yào
医方与药物。《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精于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
《漢語大詞典》:灵枢(靈樞)
(1).对中央枢要的美称。 南朝 梁 王揖 《在齐答弟寂》诗之一:“氛氲代记,菴蔼宗图,凝禎道祕,动庆灵枢。”
(2).犹神机。灵巧机变的谋略。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灵枢密运,闢仁路而长鸣;慧刃高挥,斩邪关而洞照。”
(3).指有谋略的军将。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看辕门外布阵的灵枢,笑垓心裡搦战的方术,看时节都是碌碌军前一走卒。”
(4).指天枢。北斗第一星。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大吕飞灰,爰属星迴之序;灵枢绕电,实当圣诞之期。”
(5).古代论述针灸的医书。与《素问》合称《内经》,旧传为 黄帝 所作,实为 唐 王冰 所伪托。 清 钱谦益 《〈昨非庵日纂三集〉序》:“‘六经’、《语》《孟》之书,犹医经之《灵枢》《本草》也。”
(6).泛指医书、医方。 清 陈梦雷 《抒哀赋》:“进 卢氏 而命诊兮,剂既和而增剧。援灵枢以示余兮,指肌腠之所络。” 清 魏源 《廖含虚先生墓志铭》:“先生不由师傅,自灵枢、遁甲、形家言,放而至於丹青、琴、弈、诗、古文词,靡不通。”
《漢語大詞典》:方脉(方脈)
医方与脉象。引申指医术。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钱到则虽乳臭小儿,庸鄙粗材,不识方脉,不识医书,姓名亦皆上榜。”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孪生子之异》:“又生大父为 上川南道 时,有 雅州 医官 时 姓者,颇明方脉,技亦大行。”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婆》:“民间妇有精通方脉者,由各衙门选取。”
《漢語大詞典》:方本
指记载医方的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这些病何时可?待医来却又无箇方本。”
《漢語大詞典》:丹心谱
话剧剧本。苏叔阳作于1978年。老中医方凌轩致力于冠心病新药的研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四人帮”控制的卫生部利用方凌轩的女婿庄济生,对新药研究百般阻挠。方凌轩等不顾迫害,终于制成新药时,传来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工作。
《漢語大詞典》:浅方(淺方)
犹单方。谓小医方。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 郅氏 鼎食。胃脯,简微耳, 浊氏 连骑。马医,浅方, 张里 击钟。”
分類:单方医方
医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医疗禁咒之术。
医方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明之一。(参见:五明)
【佛学常见辞汇】
五明之一。(参见:五明)
【三藏法数】
医方,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痫蛊毒,四大不调,鬼神咒诅,寒热诸病,皆悉晓了其因,通达对治,故曰医方明。(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五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S/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a%navidya%,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Cikitsa%vida%,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a%,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a%tmavidya%,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与自他同;内明之一,与自他各学异。婆罗门以四吠陀论为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明者阐明之义,各开阐其理而證明之,故曰明。又明为智之异名,各依其学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记二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菩萨地持经三曰:「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佛学常见辞汇】
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钞)
〔一、声明〕,声,即声教;明,即明了。谓世间文章算数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声明。
〔二、因明〕,因,即万法生起之因。谓世间种种言论,及图书印玺,地水火风万法之因,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因明。
〔三、医方明〕,医方,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痫蛊毒,四大不调,鬼神咒诅,寒热诸病,皆悉晓了其因,通达对治,故曰医方明。(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工巧明〕,工,即工业;巧,即巧妙。谓世间文词赞咏,乃至营造城邑,农田商贾,种种音乐,卜算天文地理,一切工业巧妙,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工巧明。
〔五、内明〕,内,即佛法内教也。谓以持戒治破戒,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乃至种种染净邪正、生死涅槃对治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内明。(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医方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明论之一。说医术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