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皮肤癌(皮肤癌)  拼音:pí fū yán
病名。发生于皮肤上的癌症。医学上主要可分成棘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及恶性黑色素瘤三类,前二类治瘉比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后者死亡率却相当高。据调查,白种人、常晒太阳及长期接触焦煤、沥青的人,罹患皮肤癌的机会较高。
《国语辞典》:内视镜(内视镜)  拼音:nèi shì jìng
一种医学用具。为细长管状仪器,可用以检视脏器之内部。如膀胱镜、支气管镜、食道镜、胃镜、大肠镜、直肠镜及关节镜等。也称为「内窥镜」。
《国语辞典》:纤维镜(纤维镜)  拼音:xiān wéi jìng
医学上用于观察或拍摄食道、胃部、膀胱等器官内部的内视镜。由包扎成管束状的几万支玻璃纤维传送光波,一端为供观察用的目镜,另一端接上探测用的物镜,由口部伸入食道,藉以观察诊治。
《国语辞典》:医检师(医检师)  拼音:yī jiǎn shī
医学检验师的缩称。指在各医疗院所中专门负责检验各种检体的医事人员。
《国语辞典》:史怀哲(史怀哲)  拼音:shǐ huái zhé
Albert Schweitzer
人名。(西元1875~1965)德国医学家、神学家、哲学家、人道主义者。早年刻苦力学,在柏林获哲学博士学位。精通数国语文,学问渊博。西元一九一三年前往非洲,在蛮荒丛林中行医达五十馀年。曾获一九五三年诺贝尔和平奖。著有《耶稣生平的研究》、《文明的哲学》、《原始森林的边缘》等书。
《国语辞典》:水疗法(水疗法)  拼音:shuǐ liáo fǎ
医学上指将身体浸入或淋浴于不同温度的水中,或含有不同物质的矿泉中,以治疗疾病的物理治疗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机能等功效。
《国语辞典》:兽医学(兽医学)  拼音:shòu yī xué
veterinary medicine
应用医学诊断与治疗方法来处理动物问题的学门。
《漢語大詞典》:辅助疗法
增强医学治疗的有效性的方法、药物或其他手段。例如:X线和抗菌素是外科的辅助疗法。
《國語辭典》:乾霍乱(乾霍亂)  拼音:gān huò luàn
1.中医指患者腹中绞痛,吐不出泻不出的疾病。多由饮食不洁引起肠胃闭塞所造成。也称为「绞肠痧」。
2.比喻无缘无故的忙乱。《金瓶梅》第八二回:「諕的经济气也不敢出一声儿来,乾霍乱了一夜。」
《漢語大詞典》:肝阳(肝陽)
中医学名词。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阴不制阳,就会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叶圣陶 《抗争》一:“她想到这里,又兼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便觉一阵头晕,把旧有的肝阳病引起来了。”参见“ 肝阴 ”。
《漢語大詞典》:肝阴(肝陰)
中医学名词。中医认为肝脏有阳气,称肝阳;有阴血与阴液,称肝阴。二者相互为用,保持阴阳协调。红楼梦第八三回:“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箇病在那里作怪。”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头昏口苦,这是肝阴不足啊!所以痰多气闷。”参见“ 肝阳 ”。
《漢語大詞典》:肝阴(肝陰)
中医学名词。中医认为肝脏有阳气,称肝阳;有阴血与阴液,称肝阴。二者相互为用,保持阴阳协调。红楼梦第八三回:“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箇病在那里作怪。”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头昏口苦,这是肝阴不足啊!所以痰多气闷。”参见“ 肝阳 ”。
《漢語大詞典》:肝阳(肝陽)
中医学名词。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阴不制阳,就会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叶圣陶 《抗争》一:“她想到这里,又兼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便觉一阵头晕,把旧有的肝阳病引起来了。”参见“ 肝阴 ”。
《漢語大詞典》:睾丸酮
一种结晶羟甾酮C&-{19}H&-{28}O&-{2},它是一种雄性激素,主要是从公牛的精巢提取或合成的,医学用它的酯(如丙酸酯)
《漢語大詞典》:革脉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寒虚相搏,此名为革”注:“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谓之革。革脉者,以鼓革而得名,外急中空之象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四诊心法要诀上〉》“浮极力革”注:“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 晋 王叔和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决》:“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絃。”
《漢語大詞典》: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的简称,医学上称“脑功能轻微障碍综合症”。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活动过多为特征的综合症。除动作过多外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性格孤僻,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成绩差。一般到少年期即自然缓解。
《漢語大詞典》:遁尸
中医学病名。流注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五种尸注……遁尸者,附肉入骨,攻凿血脉,每发不可见死尸,闻哀哭便作也。”参见“ 流注 ”。
《國語辭典》:流注  拼音:liú zhù
1.流通贯注。如:「长江流注东海。」
2.中医上指原发性脓肿沿著组织间隙、血管、淋巴管等导引到别处,形成新脓肿的症状。如瘀血流注、流注脓疡、淋巴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