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疼痛医学(疼痛医学)  拼音:téng tòng yī xué
指研究及治疗人体感觉疼痛的专科医学。举凡由神经末稍刺激传导系统,而在脑内产生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的体验,都可以属于疼痛的感觉,如头痛、背痛等。在传统麻醉医学中,作疼痛的定义、分类、传导、治疗等方面研究者,可分支为疼痛医学。
《国语辞典》:专科医师(专科医师)  拼音:zhuān kē yī shī
受过一般医学训练及专门科目训练后,经国家考试取得专业资格的医师。
《国语辞典》:住院医师(住院医师)  拼音:zhù yuàn yī shī
医学系毕业生在取得医师执照后,申请进入医院接受专门临床学科的训练,称为「住院医师」。住院医师除接受训练、照顾住院病患外,且负责综理病历、安排门诊及住院业务等工作。其医疗处理向主治医师负责。
《国语辞典》:异位产式(异位产式)  拼音:yì wèi chǎn shì
医学上称胎儿以头部以外,即手、脚、肩、臀部等部位先离开母体的生产方式为「异位产式」。
《国语辞典》:膀胱镜(膀胱镜)  拼音:páng guāng jìng
医学上指经由尿道放入膀胱直接检视膀胱及泌尿道的内视镜。
《国语辞典》:布莱特(布莱特)  拼音:bù lái tè
Richard Bright
人名。(西元1789~1858)英国医学家。首先发现蛋白尿与浮肿状态,是起因于肾脏疾病,因此医学界统称肾脏炎为布莱特病。同时以重视病理解剖的临床医学闻名,如尿毒症、急性黄色肝萎缩症时的布莱特盲等。其研究成果首先发表于西元一八二七年的内科病例报告。
《国语辞典》:牙科  拼音:yá kē
在医学的分科上,专门医治牙病的称为「牙科」。
《国语辞典》:后医系(后医系)  拼音:hòu yī xì
学士后医学系的缩称。参见「学士后医学系」条。
《国语辞典》:氮平衡  拼音:dàn píng héng
医学上氮平衡是指人体中蛋白质分解与合成间的动态平衡,亦即人体摄取的氮量(蛋白质)与排出体外的氮量(由尿和粪中测得)来表示身体的平衡状态。在摄入氮与排出氮相等时,便达到氮平衡(或总氮平衡),此时常是成人停止生长发育时。英文为nitrogen balance或nitrogen equilibrium。
《漢語大詞典》:子肿(子腫)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面四肢肿子肿。”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子肿。”
《漢語大詞典》:子嗽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干咳、烦热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嗽证治》:“妊娠咳嗽名子嗽,阴虚痰饮感风寒。”注:“妊娠咳嗽,谓之子嗽,嗽久每致伤胎。有阴虚火动痰饮上逆,有感冒风寒之不同。”
《国语辞典》:哈维(哈维)  拼音:hā wéi
William Harvey
人名。(西元1578~1657)英国医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义大利巴杜亚大学研究。曾任医院医师、英国皇室御医,当选皇家医学院院士。发现心脏与血液的奥秘,并形成科学理论体系,著有《血液循环论》一书。
《国语辞典》:补气固表(补气固表)  拼音:bǔ qì gù biǎo
中医学上指如有心气虚、肺气虚,会产生自汗的现象,时当服用黄芪、白朮等,可补气虚、停止自汗,称为「补气固表」。
《国语辞典》:整容术(整容术)  拼音:zhěng róng shù
利用外科手术或其他方法,恢复或美化原有容貌的医学技术。
《国语辞典》:耳鼻喉科  拼音:ěr bí hóu kē
处理治疗耳、鼻、咽头、喉头、口腔、气管、食道等疾患的医学科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