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 【介绍】: 宋仙井监人,字子苍,号陵阳先生。徽宗政和初,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累官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与三馆士分撰亲祠明堂、圆坛、方泽等乐曲。迁中书舍人,寻兼权直学士院,制词简重,为时所推。高宗即位,知江州。卒于抚州。尝从苏辙学,诗似储光羲。有《陵阳集》。
全宋诗
韩驹(一○八○~一一三五),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旋因曾为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召为著作郎。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于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有《陵阳集》四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宣统二年沈曾植仿宋刊本(简称沈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全宋文·卷三五○八
韩驹(一○八二——一一三五),字子苍,号牟阳,又号北宪居士,世称陵阳先生,陵井监(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有文称,大观四年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寻坐为苏轼学,谪监华州蒲城县市易务,知洪州分宁县,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除秘书少监,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寻兼权直学士院。制词简重,为时所推。坐乡党曲学,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靖康元年再除中书舍人,左迁应天尹,谪黄州。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元年寓居洪州。五年,卒于抚州。有《陵阳集》十五卷,今存诗四卷。见《题王元之文集后》(《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一),牟巘《跋韩子苍帖》(《陵阳集》卷一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42 【介绍】: 宋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全宋诗
綦崇礼(一○八三~一一四二),字叔厚,高密(今属山东)人,后徙北海(今山东潍坊)。登徽宗重和元年(一一一八)上舍第,调淄县主簿。召为太学正,迁博士。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起居郎兼权给事中,拜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四年,除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未几出知漳州(同上书卷三三、三八)。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移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同上书卷五六)。四年,拜翰林学士,进兼侍读、兼史馆修撰,寻出知绍兴府(同上书卷七五、七八)。五年,罢,退居台州。十二年卒,年六十。有《北海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十六卷(其中诗一卷),另《兵筹类要》十卷,附录三卷。《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綦崇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所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三八
綦崇礼(一○八三——一一四二),字叔厚,世称北海先生,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县)人。幼聪颖,入太学。登政和八年上舍第,调淄县主簿,改太学正,迁博士、秘书省正字。建炎二年,除尚书工部员外郎,寻为起居郎,摄给事中。三年,拜中书舍人。明年,兼权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求外,拜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移明州。绍兴二年,复为吏部侍郎,移兵部,直学士院,俄除翰林学士。后又兼侍读、史馆修撰。四年,换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期年丐闲,三任观祠。十二年八月卒,年六十。崇礼工文辞,气格天然浑成。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诏命数百篇,明白洞达,为世称道。著有《北海集》六十卷、《兵筹类要》十卷(存)。见《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七及《宋史》三七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4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亨仲,号北山。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桧所荐,不敢言和议之非。后充陕西分画地界使,金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改四川宣抚副使,选将屯守,蠲去杂税,治理有方。桧怒其专擅,罢官,责居桂阳军,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记》、《北山集》等。
全宋诗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九一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授温州军事判官。八年九月,任监察御史,同年十一月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三月,充枢密行府参谋官。十一年四月,为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刚中初为秦桧荐于朝,桧主和议,刚中不敢言。金归所占地,被桧遣为宣谕司参谋官;及还,除礼部侍郎、川陕宣谕使。改四川宣抚副使。治蜀有方,曾奏蠲杂征,请减成都府路对籴及宣抚司激赏钱。又屯兵营田,选将授任。秦桧怒其专擅,责桂阳军居住。绍兴十八年十一月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二十四年五月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文集》、《周易窥馀》、《经史专音》、《左氏九六编》等。见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北山文集》卷末),《宋史》卷三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德亨,号北山。方会孙。高宗绍兴中名士,与吕本中、何大圭等游。仕至监镇。卒于临安逆旅。工诗,有诗集,陆游为作序。
全宋诗
方丰之,字德亨,号北山(《诗人玉屑》卷一九),莆田县(今属福建)人。从吕本中学,曾官监丰国镇(《宋诗纪事》卷四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渭南文集》卷一四《方德亨诗集序》。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五
义真,号慧觉大师,绍兴间住四明北庵,因自称北庵老人。见《敬止录》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桂阳军平阳人,字辅之,号北湖。少嗜学,以词赋领乡魁。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初调湟川户椽,再任八桂校官,任静江府教授,以诗名称于世。性廉介,虽两仕而家贫。有文集。
全宋诗
姚宋佐,字辅之,郴州(今属湖南)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调静江府学教授。有诗名。明万历《郴州志》卷一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吴箕子。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金陵纠曹。时丘崇为帅,吏胥侧足,会不肯诡随,平反甚众。任满不复出仕,家居十余年卒。
全宋诗
吴会,字致尧,号北山(《宋诗纪事》卷七四),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高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官玉山丞(《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06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元善。詹慥子。少从朱熹学。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朝,历提举浙西常平、太常少卿。密赞赵汝愚定策立宁宗。除太府卿,寻知福州,以论山陵事罢。后知静江府,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博极群书,疏荐皆当世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有《詹元善先生遗集》。
全宋诗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浦城(今属福建)人。幼出为伯舅张氏子,后复本姓。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饶州浮梁尉、泉州晋江丞。召为太学录,累迁摄金部郎官。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湖广总领。召为太常少卿。孝宗卒,因与宰相议葬事不合,退居霅川。宁宗嘉泰中起知静江府,移知鄂州,复总湖广饷事。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作已佚,清朱秉鉴辑有《詹元善先生遗集》二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詹公行状》、《清献集》卷一九《詹体仁传》,《宋史》卷三九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三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初出为伯舅张氏后,后复詹姓。隆兴元年进士,调饶州浮梁尉,历晋江丞,召为太学录。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郎官、湖广总领,累官太常少卿。宁宗即位,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历知静江府、鄂州,除司农卿,再为湖广总领。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有《象数总义》一卷、《历学启蒙》二卷、《庄子解》五卷。见真德秀《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行状》(《真文忠公集》卷四七),叶适《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1194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春伯,号此庵。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为皇孙教授,摭古事劝戒,为《鉴古录》以进。迁兵部尚书。光宗不朝重华宫,点与侍从同列奏请过宫者凡三十五疏,自上奏者又六十章。宁宗立,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卒谥文恭。有《奏议》、《书春秋孟子讲义》。
全宋诗
罗点(一一五○~一一九四),字春伯,号此庵,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一),授定江军节度推官。丁父忧,起为太学博士,迁秘书郎兼皇太子宫小学教授。十三年,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十四年,兼权知平江府。十五年,召为太常少卿兼侍立官。光宗即位,迁中书舍人。累迁兵部尚书。宁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卒,年四十五。事见《絜斋集》卷一二《罗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四三六
罗点(一一五○——一一九四),字春伯,号北庵,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登淳熙三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秘书郎兼皇太子宫小学教授。以户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出使浙右,迁起居舍人,改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试兵部尚书,屡劝光宗朝重华宫。宁宗立,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熙五年卒,年四十五。见《絜斋集》卷一二《罗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曈,号北溪,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预乡荐。有《馀英志》二卷,已佚。事见清道光《武康县志》卷一三、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1223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安卿,号北溪。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谓“此非圣贤事业”,遂尽弃之。从朱熹学,日求其未至,熹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陈淳”。熹卒,遵训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宁宗嘉定十六年,授安溪主簿,未任而卒,谥文安。有《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等。
全宋诗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全宋文·卷六七一一
陈淳(一一五九——一二二三),字安卿,号北溪,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而奇之,授以《近思录》。朱熹守漳州,淳请受教,为学益力,为朱熹晚期得意门生,南宋理学重要传人。居乡不沾名徇俗,恬然退守,然名播天下。忧时论世,感慨动人,郡守以下皆礼重之。嘉定九年待试中都,归遇严陵郡守郑之悌,延请讲学郡庠。十六年,以特奏恩授泉州安溪主簿,未上而卒,年六十五。著有《〈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字义》、《详讲》、《》、《》、《女学》等书,门人集其语录为《筠谷濑口金山所闻》。淳子矩编其平生所作诗文为《北溪大全集》五○卷。见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潼川人。俗姓王,字敬叟。理宗嘉熙中奉敕住净慈光孝寺。有《北涧集》。
全宋诗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涧文集》十卷、《北涧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净慈寺志》卷八、《灵隐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涧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涧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全宋文·卷六七九八
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俗姓王(一云姓龙),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复往育王见佛照,机相契,自是往来其门十五年。久之,出住台之般若,迁报恩,英衲争附,钱厚、叶适皆折节问道。时真德秀为江东使者,虚东林命之,以疾辞,乃于飞来峰北涧扫一室以居,人以「北涧」称之。后出主铁佛、显庆、碧云、慧日诸寺,嘉熙初奉诏主杭州净慈寺,所至道化大行。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腊六十二。。见《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居简。字敬叟。潼川王氏子。资质颖异。初见佛书。必端坐默观如宿习。依邑之广福院图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沉默自究。一日阅万庵语。有省。遽往育王。见佛照。机相契。自是往来其门十五年。一时社中耆硕。无不忘年与交。走江西。访诸祖遗迹。莹仲温。尝掌大慧之记。庵于罗湖。纂所闻成书。发挥祖道。与师议论大奇之。以大慧居洋屿庵竹篦。付之师巽焉。久之。出住台之般若。迁报恩。英衲争附。鸿儒竹岩钱公。水心叶公。皆折节问道于足下。大参真西山。时为江东部使者。虚东林命之。以疾辞。乃于飞来峰北涧。扫一室居十年。人不敢以字称。因以北涧称之。起应霅之铁佛西佘。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奉旨移净慈。所至道化大行。师出佛炤之门。在诸法彦中。为神驹香象。机格超逸。最难攀仰。其颂世尊初生话云。一声㘞地便吒哩。突出如斯大阐提。此土西天起殃害。堂堂洗土不成泥。又颂楞严六解一亡云。六用无功信不通。一时分付与春风。篆烟一缕閒清昼。百鸟不来花自红。辟一室以居。名曰薤室。作赋以自见。其略曰。进则面墙退则坐井。柱忽不支。壁将就殒。豁然而虚。漠然而囧。如蒙之击。如震而警。如无尽藏。如大圆镜。前山送青。若壮士之排闼。后山回闯。拟良工之御骏。抚鸿鹄而晚眺。入冥冥而远引。笑云烟之轻去。漫悠悠而无定。驻落日于西崦。延初蟾于东岭。是皆中所得也。有北涧集十九卷。张公诚子。序之曰。读其文。宗密未知其伯仲。诵其诗。合参寥觉范为一人。不能当也。北涧于人不苟合。合亦不苟暌。取舍去就之际。洁如也。叶水心诗曰。简公诗语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青染绿未禁春。师居天台委羽。有二姓争竹山。竭产不肯已。仙居丞王君怿。请于师。师作种竹赋一首示二姓。而讼遂止。其德音感化如此。灵隐虚席。赵节斋。奏师补其处。师笑曰。吾日迫矣。乃举天童痴绝冲。淳祐丙午春三月二十八日。索纸书偈。于纸尾复书曰。四月一日珍重六字。呼诸徒诫之曰。时不待人。以吾自励。吾世缘馀两日耳。至期昧爽索浴。浴罢假寐。然视之已逝矣。寿八十三。腊六十二。葬全身于月堂昌禅师塔侧。遵治命也。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
禅师名居简。出潼川王姓。号敬叟。又称北涧。盖居北涧之日久也。简姿秀而文当世尚之。游广福读出世典。辄弃冠。具戒。参别峰。别峰指见涂毒。涂毒示其心要。简以从前所学凑泊不可。疑情猛切。常立达旦。偶过择木寮。阅万庵语云。欲识诸佛心。但向众生心行中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但向万物迁变处会取。简于此忽省。以为万庵与佛炤同条。遂别策造灵隐。机契佛炤光禅师。于是往来妙喜下尊宿。一十五年。激扬宗旨。大有力焉。乃辞佛炤。经瓯闽。历江西。过罗湖。访仲温。仲温与论。大喜曰。妙喜之后一人也。乃以妙喜居洋屿庵。竹篦为赠。且曰。公之后必大。未几出住台州紫箨。迁报恩。及广孝。名大振。退居武林飞来峰之阴。卿士犹物色之不顾。当是时出佛炤之门者。有灵隐善径山琰天童派东禅观上方铦。交章劝简。应旴江刺史之命。又不顾。而江州使者以东林云居力致之。简亦不顾。乃寿北涧集。行世。宿儒附之。叶水心曰。简公话柄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青染绿未禁春。简叹曰。狼虎之害。世人易知也。文章害世。则难知矣。狼虎在山。藜藿不釆。文章欺世。耳目沉沦。余比见近流施为阔略。非先圣之言不言。非古哲之迹不举。然境风乍飘。荣辱无主。取快一时。名节扫地。则向之所言所举。皆为饰词。以欺世者也。欺世之害。甚于狼虎。余颓躬不逮。深为是惧。所见所闻。偶笔成集。若稍存心。欲以诗文鸣世。则又吾教之罪人也矣。遂燬板。晚居净慈。其门人大观以高庵楞严纲要颂。请简发其旨。简向慕高庵为人。乃联和而序之。淳祐丙午春。示众曰。识得一万。事毕了事。衲僧一字不识。直饶恁么。未称全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归方丈。大书四月一日珍重六字。至期。言语移时。敛目而逝。简初在紫箨。委羽有二姓。争竹山。竭产不已。仙居丞启简讽之。简示以种竹赋。二姓之讼遂止。台氓谣曰。简公笔甜如蜜。 赞曰。齐桓侯有疾。在腠理以忽扁鹊。终至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而末造众生。言行参差之。疾不啻在骨髓间也。故北涧生平行李。惟恐针石之不逮。然以文字得度者。则北涧法化。宁当有别论也。否乎。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居简,字敬叟,姓龙氏,潼川人也。家世儒素,幼性颖异,见佛书端坐默观,如宿习者。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蜂涂毒于径山。沈默自究,一日阅万庵语有省,遽往育王见佛照,机契,自是往来其门十五年。走江西访诸祖遗迹,莹仲温尝掌大慧之记,庵于罗湖,纂所闻成书发挥祖道,与议论大奇之。久之,出主台之般若,迁报恩,英衲争附,儒硕钱竹岩、叶水心莫不推重。时大参真西山为江东部使者,虚东林待之,以疾辞。乃于飞来峰北涧,扫一室居十年,人不敢以字称,以北涧称之。起应霅之铁佛,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奉诏迁净慈。所至道化大行,垂老不倦。颂《楞严经》六解一亡云:“六用无功信不通,一时分付与春风。篆烟一缕闻清昼,百鸟不来花自红。”辟一室以居,名曰“薤室”。作赋以自见,水心酬以诗云:“简公诗话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清染紫不禁春。”晚岁居天台,有二姓争竹山搆衅,为作《种竹赋》以讽之,而讼遂已。赵节斋为奏补灵隐,简笑谢曰:“吾日迫矣。”乃举天童痴绝道冲。淳祐丙午春,示疾,三月二十八日索纸书偈,于纸尾复书“四月一日珍重”六字,呼诸徒诫之曰:“时不待人,以道自励,吾世缘馀二日耳。”至期昧爽,索沐浴罢,如假寐,视之已逝矣。寿八十三,腊六十二,所著有《北涧集》十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肤仲,号北山。少刻志学古,以圣贤自期,从张栻、吕祖谦游,后偕其兄孔夙师事朱熹于武夷。孝宗淳熙二年进士。历知邵武、瑞金,为淮东、广西提举常平,仕至秘阁修撰。以数忤史弥远,为所不容,归而杜门著书。学者称北山先生。有《中庸大学解》、《北山集》。
全宋诗
陈孔硕,字肤仲,学者称北山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衡子。师事朱熹于武夷,甚见器赏。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婺州司户参军(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一)。历处州教授,知邵武、瑞金县。召为吏部架阁,累迁礼部郎中。出知赣州,改提举淮东、广西常平。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监行在登闻检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一○五),以忤史弥远,出为福建安抚司参议官。五年,为广西转运判官(同上书职官七五之四)。以秘阁修撰致仕,卒年七十八。有《北山集》等,已佚。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一
陈孔硕,字肤仲,号北山,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少从张栻、吕祖谦游,后偕兄孔夙师事朱熹于武夷山中。淳熙二年进士及第。嘉定二年,监行在登闻检院。历官秘阁修撰。七年,除广西转运判官兼提举盐事。有《中庸大学解》、《北山集》三十卷。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六《祭陈北山文》,《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八之二六、食货六八之一○五,《宋元学案》卷六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 【介绍】: 金元间霸州保定人。金末聚众成军。宣宗兴定元年,受金政府招降。历官元帅左监军。四年封北平公。以水寨地险,坚守信安十余年。蒙古窝阔台汗四年,降蒙古,任为征行万户。奉命攻徐州,为金将国安用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5—1265 【介绍】: 宋隆兴府进贤人,字亨父,号北谷山人。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曾从危稹、包逊学。累调福州观察推官,有势家夺民荔枝园,为伸直之。理宗淳祐中通判赣州,上疏论贾似道克剥至甚。度宗即位,以直宝章阁兼宗学博士致仕。
全宋诗
罗必元(一一七五~一二六五),一名叠(《景定建康志》卷一八),字亨父,号北谷,进贤(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明嘉靖《东乡县志》卷下,《宋史》本传作十年,与《墓志铭》“垂四十”不合)。历崇仁县丞、抚州司法参军(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福州观察推官,知馀干县(明正德《饶州府志》卷四)。理宗淳祐中通判赣州,摄郡事。忤贾似道,免去,除行在诸司粮料院,督淮西军马钱粮。知徽州。宝祐间知汀州(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二),复为丁大全按罢。度宗咸淳元年卒,年九十一。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三《罗公墓志铭》,《宋史》卷四一五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全宋文·卷六九八三
罗必元(一一七五——一二六五),字亨甫,号北谷,隆兴进贤(今江西进贤)人。嘉定十年进士,授鄂州臧宁县簿、尉,调抚州录事参谋。服阕,授崇仁县丞。秩满授都大司检踏官,改辟福州观察推官,知饶州馀干县,通判赣州,知徽州、汀州。宝祐四年致仕,咸淳元年卒,年九十一。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直宝章阁罗公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