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578 【介绍】: 即高纬。北齐渤海蓨人,北齐武成帝子。武成帝河清四年,禅位于纬,自称太上皇帝。纬即位后,置文林馆,引诸文士,以李德林、颜之推共判馆事,命撰《修文殿御览》。后宠任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号为“三贵”,共执朝政,朝士无不畏惧。忌兰陵王高长恭败北周军有威名,鸩杀之。又杀大将斛律光,排斥祖珽等文官。朝政腐败,重敛繁役,以供糜费。外则屡败于陈、北周。武平七年,北周大破齐军,逃奔邺。明年禅位太子恒,自称太上皇。南奔陈,高阿那肱密召周师来袭,被俘,北齐亡。北周武帝建德七年,以谋反罪被杀。在位十二年。
全后魏文·卷四十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河清四年四月即位,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在位十三年。为周所擒,封温国公。明年赐死。
全北齐文·卷二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大宁二年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四月即位,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在位十三年。为周所擒,封温国公,明年赐死。
杨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宗室。秦王杨俊子。骁勇有胆略,炀帝初封济北侯,荥阳太守。坐兄杨浩交通内臣,免官。为宇文化及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9—580 【介绍】: 即宇文赟。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乾伯。武帝长子。为太子时,武帝约束甚严。既即位,即逞奢欲,起洛阳宫,常役四万人,言不及治政,且饰非拒谏,自公卿以下,皆被楚挞。在位一年,传太子,自称天元皇帝。
全后周文·卷三
帝讳赟,字乾伯,武帝长子,建德元年立为皇太子,宣政元年六月即位,明年改元大成,其二月传位太子衍,改元大象,自称天元皇帝。在位二年,谥曰宣皇帝。
高开道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4 【介绍】: 唐沧州信阳人。世煮盐为生。隋末依河间格谦。谦灭,与其党人亡海曲。唐高祖武德四年自称燕王。寻因罗艺请降,诏以为蔚州总管,封北平郡王。后又引突厥兵攻扰河北,复称燕。因将士思归,众益厌乱,终为部将所逼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0—577 【介绍】: 即高恒。北齐渤海蓨人。后主高纬长子。后主武平初立为太子。后主隆化二年禅位于幼主,时年八岁。已而北周师围邺,遂出走青州,为周师所获。在位一月,齐灭。未几,被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3—581 【介绍】: 即宇文阐。初名衍,后改阐,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宣帝长子。宣帝传位于帝,在位二年,杨坚代周称帝,废帝为介公,北周亡。寻被杀。

人物简介

全隋文·卷三十一
多利思北孤,姓阿每。
李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后裔。李孝恭弟。高祖武德中,为尚书右丞,封济北郡王。卒于始州刺史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7—653 【介绍】: 唐定州义丰人,字德立。少师事刘炫,勤学不倦。太宗时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不避权贵,屡上疏直谏,因得太宗宠信,累迁给事中、侍中、兼刑部郎中。高宗时官至太子少傅。卒谥定。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六
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补宋州谷熟尉。应制举乙科。授雍州富平县主簿。补殿中侍御史。累迁侍中兼刑部尚书。高宗朝封北平县公。拜左仆射太子少傅。永徽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曰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3—631 【介绍】: 唐初突厥首领,名什钵苾。始毕可汗嫡子,颉利可汗侄。隋炀帝大业中,受父命领东牙之兵,号泥步设,隋妻以淮南公主。颉利可汗嗣位,以其为突利可汗。唐高祖武德中,与太宗结为兄弟,与盟而去。太宗贞观三年,突利为颉利所攻,遂率部归唐。四年,授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都督顺、祐等州。次年征入朝,道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官太原主簿,与富嘉谟、吴少微并以文辞著名,时称北京三杰。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其兄扈从僖宗奔蜀,北省官避居江左,曾寄诗致意。馀无考。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录存其诗,《全唐诗》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3—687 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辞知名,时人号“刘、孟、高、郭”,同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为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皆召入禁中,论次新书。又密令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二年(677),转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流巂州,数年后召为中书舍人。转相王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武后临朝,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三年(687),得罪武后,赐死于家。睿宗即位,追赠中书令。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文集70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5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7首。
阳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阳休之四世孙。高宗仪凤中举八科皆中。武后长安中,擢为右台侍御史。中宗景龙末,转国子司业。峤恭谨好学,有儒者之风。又勤于政理,循循善诱。及在学司,时人以为称职。睿宗即位,拜尚书右丞。历荆州长史,为本道按察使,所在以清白闻。入为国子祭酒,累封北平伯。荐尹知章、范行恭等为学官,皆称名儒。后以年老致仕。谥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 【介绍】: 唐博州聊城人。少以进士擢第。中宗神龙中,官左台侍御史。以刚鸷为治,人呼为“皂雕”。累迁大理少卿,授齐州刺史、扬州长史,所在令行禁止,境内肃然。玄宗开元中,帝幸东都,志愔留守京师,兵乱,骇而卒。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志愔。博州聊城人。擢进士第。景云初拜齐州都督河南道按察使。徙汴州。封北海县男。开元九年留守京师。京兆人权梁山伪称襄王子谋反。将杀志愔。以悸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