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趁货儿(趁货儿)  拼音:chèn huò ér
北平方言。称拥有财富。
《国语辞典》:闯门子(闯门子)  拼音:chuǎng mén zi
北平方言。指白天潜进别人家里偷窃。
《国语辞典》:闯场子(闯场子)  拼音:chuǎng chǎng zi
北平方言。指在人多拥挤的场所中行窃。
《国语辞典》:出故典  拼音:chū gù diǎn
北平方言。指玩花样。如:「他在动脑筋出故典时,眼神总是闪烁不定。」
《国语辞典》:布衫儿(布衫儿)  拼音:bù shān ér
北平方言。指布质的单层短衣。
《国语辞典》:步碾儿(步碾儿)  拼音:bù niǎn ér
北平方言。指步行。也作「步辇儿」。
《国语辞典》:步辇儿(步辇儿)  拼音:bù niǎn ér
北平方言。指步行。也作「步碾儿」。
《国语辞典》:不丁点(不丁点)  拼音:bù dīng diǎn
北平方言:(1)非常小。如:「你才不丁点,懂啥事?」也作「不点儿」。(2)很少。如:「只准备不丁点的食物。」也作「不点儿」。
分类:北平平方
《国语辞典》:岔批儿(岔批儿)  拼音:chà pī ér
北平方言:(1)指行走的路程彼此错过而未相遇。如:「他俩大概走岔批儿了,所以没能遇上。」(2)指差错、意外。如:「行事要谨慎小心,以免出岔批儿。」也作「岔劈儿」。(3)指声音沙哑。如:「大家为班上大声的加油,声音都岔批儿了。」也作「岔劈儿」。
《国语辞典》:岔劈儿(岔劈儿)  拼音:chà pī ér
北平方言:(1)顺著纹理裂开或分岔。如:「这枝毛笔的笔尖都岔劈儿了。」(2)指差错、意外事故。如:「没想到这件事半途出了岔劈儿。」也作「岔批儿」。(3)指声音沙哑。如:「班长为了维持班上的秩序,喊得嗓子都快岔劈儿了。」也作「岔批儿」。
《国语辞典》:蹭边儿(蹭边儿)  拼音:cèng biān ér
北平方言。引起误会或怒气。
《国语辞典》:叉爬子  拼音:chā pá zi
北平方言。指筷子。《红楼梦》第四○回:「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
《国语辞典》:差声儿(差声儿)  拼音:chà shēng ér
北平方言。指发出带有恐惧的异常语音。如:「这突发的状况吓得她说话都有点儿差声儿了!」
《国语辞典》:常行儿(常行儿)  拼音:cháng xíng ér
北平方言:(1)时常,经常。如:「他常行儿在下班后,和同事小酌几杯才回家。」(2)时常有的行为。如:「嘿,他打输牌翻脸不认人,可是常行儿。」
《国语辞典》:擦面子  拼音:cā miàn zi
北平方言。指丢脸。如:「他觉得不穿体面点,有点儿擦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