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之化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定弥陀之报土化土,诸宗有异义。天台宗以西方之净土决为化土,法相宗立报土与化土二义,净土一家解释报化二土,其义颇多,日本亲鸾谓弥陀有报土化土之二土。净土之本体,定为弥陀真身所住之报土,于其报土上立九品之别,如或于其边域设懈慢界,是大悲摄化之化土也。教行證文类化土卷曰:「谨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观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复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术语)定弥陀之报土化土,诸宗有异义。天台宗以西方之净土决为化土,法相宗立报土与化土二义,净土一家解释报化二土,其义颇多,日本亲鸾谓弥陀有报土化土之二土。净土之本体,定为弥陀真身所住之报土,于其报土上立九品之别,如或于其边域设懈慢界,是大悲摄化之化土也。教行證文类化土卷曰:「谨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观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复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化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化身之心。实无识虑者。佛地论六曰:「化心等依实心现,但实心上相分,似有缘虑等用,如镜中火。」
(术语)化身之心。实无识虑者。佛地论六曰:「化心等依实心现,但实心上相分,似有缘虑等用,如镜中火。」
化主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教化之主,谓佛也。天台梵网会疏上曰:「一标化主,大圣世尊。」观经玄义分曰:「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又】(杂名)劝化信徒布施以供三宝也。
【佛学常见辞汇】
教化之主,即是佛。
(术语)教化之主,谓佛也。天台梵网会疏上曰:「一标化主,大圣世尊。」观经玄义分曰:「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又】(杂名)劝化信徒布施以供三宝也。
【佛学常见辞汇】
教化之主,即是佛。
化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教化人之功德也。
(术语)教化人之功德也。
化功归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所立观行五品位中,第三说法品之位,行者说法教化人,则其功德归己,内心之观解益明云。文句记六上曰:「实病既瘉,权疾亦痊,岂一代化功全任实行。」止观七下曰:「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利前人,以旷济故,化功归己,心更一转,倍胜于前,名第三品。」玄义五上曰:「行者内观转强,外资又著,圆解在怀,誓愿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说法开导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则三倍转明,是名第三品位。」
(术语)天台所立观行五品位中,第三说法品之位,行者说法教化人,则其功德归己,内心之观解益明云。文句记六上曰:「实病既瘉,权疾亦痊,岂一代化功全任实行。」止观七下曰:「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利前人,以旷济故,化功归己,心更一转,倍胜于前,名第三品。」玄义五上曰:「行者内观转强,外资又著,圆解在怀,誓愿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说法开导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则三倍转明,是名第三品位。」
化他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教化他也。(参见:自行化他)
(术语)教化他也。(参见:自行化他)
自行化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自利利他。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法华文句八之一曰:「别论:口业是化他,自意是自行。通论:三业自轨即是自行之法,三业之教诏即化他之法。」宗镜录三十四曰:「了一心自行化他。」
【佛学常见辞汇】
又叫做自利利他,即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又教化他人。
(术语)又云自利利他。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法华文句八之一曰:「别论:口业是化他,自意是自行。通论:三业自轨即是自行之法,三业之教诏即化他之法。」宗镜录三十四曰:「了一心自行化他。」
【佛学常见辞汇】
又叫做自利利他,即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又教化他人。
化他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可以济度之众生无限,故诸佛之大悲永远不尽。即化益众生之寿命也。
(术语)可以济度之众生无限,故诸佛之大悲永远不尽。即化益众生之寿命也。
化尼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菩萨自变化为尼也。又以佛菩萨通力化作比丘尼形也。
(杂语)佛菩萨自变化为尼也。又以佛菩萨通力化作比丘尼形也。
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佛学常见辞汇】
1。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2。指人死后的中阴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的。
【三藏法数】
化生者,谓无而忽有也。涅槃经云:佛与四众游行,有比丘尼名阿罗婆,忽于地中化生。又劫初,人皆是化生是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三藏法数】
化生金翅鸟王,居树北面,欲取龙时,向树北海取之,水开一千六百由旬。彼诸龙等,皆为此鸟王之所食啖。楼炭经云:四生金翅鸟,还食四生龙。是也。
【三藏法数】
化生龙,居树北面,所居宫殿,皆七宝庄严。
【三藏法数】
谓有阿脩罗,执持世界势力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争权。此阿脩罗因变化而有,天趣所摄。(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三藏法数】
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术语)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佛学常见辞汇】
1。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2。指人死后的中阴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的。
【三藏法数】
化生者,谓无而忽有也。涅槃经云:佛与四众游行,有比丘尼名阿罗婆,忽于地中化生。又劫初,人皆是化生是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三藏法数】
化生金翅鸟王,居树北面,欲取龙时,向树北海取之,水开一千六百由旬。彼诸龙等,皆为此鸟王之所食啖。楼炭经云:四生金翅鸟,还食四生龙。是也。
【三藏法数】
化生龙,居树北面,所居宫殿,皆七宝庄严。
【三藏法数】
谓有阿脩罗,执持世界势力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争权。此阿脩罗因变化而有,天趣所摄。(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三藏法数】
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佛菩萨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为济众生以神力变作种种者。即化身,权者,权化,权现等是也。
(术语)佛菩萨为济众生以神力变作种种者。即化身,权者,权化,权现等是也。
法身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受佛之教化新生于佛家之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术语)受佛之教化新生于佛家之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极乐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智而修种种善业之人,生于边地之宫殿,五百岁间不能闻见三宝。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随九品之行业各化生于莲华中,身相光明顿具足,名曰化生。无量寿经下曰:「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智而修种种善业之人,生于边地之宫殿,五百岁间不能闻见三宝。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随九品之行业各化生于莲华中,身相光明顿具足,名曰化生。无量寿经下曰:「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化地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Mahis/a%sa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由说一切有部而别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国王,为领有土地之人,故名化地部也。宗轮论述记曰:「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领国界地也。化地上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本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问经言大不可弃(是部主之名),非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言磨醯奢娑迦,亦名弥喜舍。娑迦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旧名弥沙塞,讹也。」当部虽为上座部系统,然其所说颇近大众部。即称现在有体,过未无体者,于见道主张以空无我之行相而现观一时,亦否定无有中有,许五识有杂染之力,立九无为说,立预流果有退罗汉果无退之说。所谓法无去来宗也。
(流派)Mahis/a%sa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由说一切有部而别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国王,为领有土地之人,故名化地部也。宗轮论述记曰:「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领国界地也。化地上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本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问经言大不可弃(是部主之名),非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言磨醯奢娑迦,亦名弥喜舍。娑迦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旧名弥沙塞,讹也。」当部虽为上座部系统,然其所说颇近大众部。即称现在有体,过未无体者,于见道主张以空无我之行相而现观一时,亦否定无有中有,许五识有杂染之力,立九无为说,立预流果有退罗汉果无退之说。所谓法无去来宗也。
化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道俗。但汎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纲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同资持记上一之二曰:「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戒疏一上曰:「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系诸法,言无所壅,义通道俗,意在静倒,离著为先。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言行教者,起必由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大乘义章一曰:「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毗尼。汎说事理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
(术语)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道俗。但汎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纲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同资持记上一之二曰:「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戒疏一上曰:「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系诸法,言无所壅,义通道俗,意在静倒,离著为先。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言行教者,起必由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大乘义章一曰:「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毗尼。汎说事理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
化行二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化教与行教也。(参见:化行)
(术语)化教与行教也。(参见:化行)
化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道俗。但汎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纲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同资持记上一之二曰:「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戒疏一上曰:「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系诸法,言无所壅,义通道俗,意在静倒,离著为先。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言行教者,起必由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大乘义章一曰:「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毗尼。汎说事理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
(术语)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道俗。但汎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纲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同资持记上一之二曰:「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戒疏一上曰:「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系诸法,言无所壅,义通道俗,意在静倒,离著为先。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言行教者,起必由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大乘义章一曰:「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毗尼。汎说事理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