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小化身丈六
【三藏法数】
小化身丈六者,谓如来为应二乘、凡夫之人,说于四谛等法,令其舍妄归真,而得开悟,故化现丈六之身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转起事心得化身
【三藏法数】
起事心者,即第六识。谓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识转时,则能怜悯一切众生,随类设化,即得化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化他方便
【三藏法数】
谓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所明,诸菩萨等不断烦恼,照界内界外种种法门等,是名化他方便。(藏通别圆四教者:藏即三藏教也,通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别谓别前藏、通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教。圆谓圆妙圆满,故名圆教。界内界外者,谓三界之内外也。)
万劫大寂定中学佛化行
【三藏法数】
谓等觉菩萨复住寿万劫,学佛教化之行,现诸色相,教化众生。复现同诸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也。
化身非应
【三藏法数】
谓佛随类变现龙鬼等形,不为佛身,是名化身非应。
应身非化
【三藏法数】
谓地前菩萨所见佛身,即是随机应现,非五趣摄,是名应身非化。(地前菩萨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五趣者,天趣、人趣、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亦应亦化
【三藏法数】
谓诸声闻所见佛身,见诸相好,皆因修成,名之为应。无而忽有,名之为化,是名亦应亦化。
非应非化
【三藏法数】
谓佛法、报二身,非属应、化,是名非应非化。
初禅天二变化
【三藏法数】
初禅天二变化者,一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第二禅天三变化
【三藏法数】
第二禅天三变化者,一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第三禅天四变化
【三藏法数】
第三禅天四变化者,一者能于三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四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第四禅天五变化
【三藏法数】
第四禅天五变化者,一者能于四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三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四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五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化诸有情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常以利他为心,广化一切有情,令发菩提之心,修习妙行,成就佛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梵语言菩提,华言道。)
变化身依变化土
【三藏法数】
变化身者,改转不定,名之为变;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劣应身也。变化土者,谓佛以大慈悲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是名变化身依变化土。
始教千百亿化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次说大乘之法,广谈法相,于千百亿世界中,示现种种色身,正化菩萨,兼化二乘。以众生所见各各不同,故名始教千百亿化身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