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0,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化风
灵化
时化
化导
火化
化物
雅化
施化
化时
普化
盛化
化水
阐化
鲲化
化笔
《漢語大詞典》:化风(化風)
化育万物的风。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古之圣人,知人伦本乎德义,万物由乎化风。”《晋书·乐志上》:“神之坐,同欢娱。泽云翔,化风舒。”
分類:化育万物
《漢語大詞典》:灵化(靈化)
(1).楚辞·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 王逸 注:“伤念君信用谗言,志数变易,无常操也。”后因以“灵化”谓君心转变。 南朝 宋 鲍照 《咏秋》:“何由忽灵化?暂见别离人。” 黄节 补注:“灵化,谓君心之转变也。别离人,自谓。”
(2).神异的变化。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二:“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逯钦立 校注:“灵化,神灵变化。”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鯀 之灵化,其事互説,神变犹一,而色状不同。”
(3).谓死。宋书·袁淑传论:“徒以灵化悠远,生不再来,虽天行路嶮,而未之斯遇,谓七尺可存,百年可保也。” 唐 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
(4).对教化的美称。宋书·乐志二:“王道四达,流仁布德……灵化侔四时,幽诚通玄默。”《魏书·百济传》:“臣建国东极,豺狼隔路,虽世承灵化,莫由奉藩,瞻望云闕,驰情罔极。”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大矣哉,法王之应世也!灵化潜运,神道虚通。”
《漢語大詞典》:时化(時化)
(1).时势的变化。吕氏春秋·决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
(2).指四时的变化。
(3).犹言时雨沐化。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凡在宦途,皆仰时化。”
《漢語大詞典》:化导(化導)
教化开导。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所以化导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无所復恨。”百喻经·认人为兄喻:“为利养故,取彼佛语,化导众生。” 宋 苏舜钦 《王子野行状》:“公智识閎远,善谭名理,虽庸人之善,终身不忘,为郡先化导,不尚威罚。”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天下之祸亟矣,师儒之化导,既不见为功;乡约之奉行,又歷久生厌。”
分類:教化开导
《國語辭典》:火化  拼音:huǒ huà
1.以火煮物,变生为熟。《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2.火葬。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一三。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
《漢語大詞典》:化物
(1).化于物。谓被外物所同化。《礼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孔颖达 疏:“外物来至,而人化之於物,物善则人善,物恶则人恶,是人化物也。”
(2).感化外物;化育外物。《淮南子·俶真训》:“夫化生者不死,而化物者不化。” 高诱 注:“化生者天也,化物者德也。”《淮南子·本经训》:“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气化物,以成埒类。”
《漢語大詞典》:雅化
(1).谓趋于文雅、高雅。史记·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司马贞 索隐:“谓闲雅变化而能通俗也。”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馀’。”
(2).纯正的教化。晋书·华谭传:“刑罚悬而不用,律令存而无施,适足以隆太平之雅化,飞仁风於无外矣。”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你司晨伤雅化,长舌犯良规。”
《漢語大詞典》:施化
(1).生育。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
(2).犹造化。《淮南子·泰族训》:“天地之施化也,呕也而生,吹之而落。”《后汉书·郎顗传》:“土者地祇,阴性澄静,宜以施化之时,敬而勿扰。”
(3).实施教化。《北史·孙绍传》:“建国有计,虽危必安;施化能和,虽寡必盛。”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以今之事,於人所难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於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骈字类编》:化时(化时)
唐享太庙乐章化时以俭卫文以武
分类:化时
《漢語大詞典》:普化
广施化育。 唐 吕岩 《百字碑》诗:“阴阳生復返,普化一声雷。”
分類:广施化育
《漢語大詞典》:盛化
昌明的教化。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正贯:“声响盛化运於物,散入於理,德在天地,神明休集,并行而不竭,盈於四海而讼咏。”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方宣讚盛化,缉隆圣世,志绩未究,远邇悼心。”
分類:昌明教化
《骈字类编》:化水
谭子化书见化云下
分类:化水
《漢語大詞典》:阐化(闡化)
阐扬教化。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粤有生民, 伏羲 始君,结绳阐化,八象成文。”《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上穆三能,下敷五典,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钟以体国。” 李周翰 注:“言开政道之门,以阐扬天子化也。” 宋 王禹偁 《乡老献贤能书赋》:“我国家茂育羣材,躋攀太古,任贤克举於二八,阐化自齐於三五。”
分類:阐扬教化
《漢語大詞典》:鲲化(鯤化)
谓鲲变化为鹏。比喻有远大前途的发展变化。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龙攄回地轴,鯤化想天池。”参见“ 鯤鹏 ”。
《國語辭典》:鲲鹏(鯤鵬)  拼音:kūn péng
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见《庄子。逍遥游》。用以比喻至大之物。南朝梁。武帝〈孝思赋〉:「察蟭螟于蚊睫,观鲲鹏于北溟。」
《漢語大詞典》:化笔(化筆)
造化之笔。犹妙笔。 宋 王禹偁 《谢除刑部郎中知制诰启》:“此皆某官激扬公议,启迪宸聪,洪钧岂有于弃材,化笔潜徵于故事。”
分類: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