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千百亿化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菩提树下成道之佛身,即八相成道之佛也。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坐千叶之莲华台,其千叶一一有百亿之国(即三千大千世界也),其一一国各有一佛于成道菩提树下而说法。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方便化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报身中之化身也。报第十九第二十之方便愿,而化现边地懈慢之佛身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弥陀报身中之化身。
方便化身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日本见真大师所立二土之一。方便者,对真实而言,化身土者,对真佛土而言。为摄以自力修诸行,及行念佛而愿求净土者,弥陀如来权现一种之净土,使之往生也。其土非真实之报土,故曰方便,以化身佛为教主,非报身所居之土,故曰化身土。如观经所说十三观所观之净土及九品土。又菩萨处胎经所说之懈慢界,无量寿经所说之疑城胎宫皆是也。教行信證六本曰:「谨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复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化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二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法华论下曰:「一者示现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狭门之化身者,分上述之化身(亦云应化身),为应身与化身二者,现佛形为应身,现他异形为化身。合部金光明经一曰:「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中略)自在力故。随众生心,随众生行,(中略)现种种身,是名化身。(中略)是身得现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顶背圆光,是名应身。」大乘义章十八曰:「为化众生,示现佛形,名为应身。示现种种六道之形,说为化身。」(参见:三身)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身。
【俗语佛源】
为了方便地度化众生,佛、菩萨应化变现出各类众生的形象,佛、菩萨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一。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为佛形,名为化身。」五代梁时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名契此,临终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遂称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的化身。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全国寺庙供弥勒像,其造型亦即布袋和尚的形像,影响至今。现称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鲜子枢《题赵模拓本兰亭后》诗:「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常正)
【三藏法数】
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是名化身。
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化身八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化身佛由降生以至涅槃共有八种之相。是曰八相成道。(参见:八相)
【佛学常见辞汇】
化身佛由降生以至涅槃共有八种的相示现,叫做八相成道。(参见:八相成道)
八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来成道之八相也。(参见:八相成道)。【又】生住异灭,有大小二相,即四本相,四随相也。合之则有八相。以此八相迁流万物。谓之八相迁物。(参见:四相)
【佛学常见辞汇】
1。指佛来此世界成道时所示现的八种相。(参见:八相成道)2。生住异灭各有大小之二相,即四本相与四随相,合称为八相。
八相成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右胁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岁(或二十五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之相也。六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转法轮,成道以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之相也。起信论曰:「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为八相。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古来以此二说为大小乘之别,初为大乘之八相,后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种八相,仅开合不同耳,非区别二乘也。」佛祖统纪二曰:「述曰:大乘开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于托胎。住胎见起信,降魔见四教仪,此先达之论也。今观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云菩萨住母胎已,示现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经,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此小乘住胎也。华严离世间品菩萨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妙乐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经,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时,得最正觉,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顺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仪二文开合为證。」
【佛学常见辞汇】
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脑,故特标成道之名。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毗首羯磨化身鸽
【佛学大辞典】
(传说)天帝释欲试尸毗王之檀波罗蜜,使毗首羯磨变身为鸽,自变鹰逐之。鸽飞来,入于王腋下,王以身施鹰而救鸽命。见智度论四。
意生化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任意而生之变化身也。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任意而生之变化身。
意性化身
【佛学大辞典】
(杂语)意生化身之误。(参见:意生)附录。
意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生于意之谓也。
应化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单曰应身,化身。三身中之第三。自真体变现者。
【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
应身与化身同异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性经金光明经于应身之外立化身,则二身差别,起信论于应身之外不立化身,又唯识论法华论等于化身之外不立应身。则化身即应身也。(参见:三身)
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变化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佛三身之一。为济度众生变现六趣有情之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参见:三身)
【三藏法数】
谓诸如来以不思议神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等,称其机宜,现通说法,令其各得诸利乐事,是名变化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藏法数】
变化身者,谓无而忽有,名为变化,即应身也。谓诸如来,随顺机宜,变现此身也。
【三藏法数】
谓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变现其身,故名变化身。
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观自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蘘麌哩Nakuli童女自说神咒。
二化身──大小二化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三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狮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
三化身──佛化身三
【三藏法数】
(出观佛三昧海经)
〔一、大化身千丈〕,大化身千丈者,谓如来为应十地已前等诸菩萨演说妙法,令其进修,向于佛果,故化现千丈之身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二、小化身丈六〕,小化身丈六者,谓如来为应二乘、凡夫之人,说于四谛等法,令其舍妄归真,而得开悟,故化现丈六之身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随类不定〕,随类不定者,谓如来誓愿弘深,慈悲普覆,随诸种类,有感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等也。
大化身
【三藏法数】
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