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倍比定律  拼音:bèi bǐ dìng lǜ
如果两种元素可以结合成数种化合物,则在这些化合物中,把甲元素的质量固定,则乙元素彼此的质量互成简单的整数比。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把碳的质量固定,氧质量的比例为一比二。
《国语辞典》:硬脂酸  拼音:yìng zhī suān
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无臭,状似蜡,能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微溶于水。可供制造蜡烛等。
《国语辞典》:阿摩尼亚(阿摩尼亚)  拼音:ā mó ní yà
分子式NH3。一种无机化合物。英语ammonia的音译。为无色气体,有强臭及刺激性,易溶于水成氨水,可供冷却其他物质之用,工业上多用之。也译作「安摩尼亚」。参见「氨气」条。
《国语辞典》:多氯联苯(多氯联苯)  拼音:duō lǜ lián běn
由氯和联苯反应生成的非常稳定的液状、树脂状或晶状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能抗高温、强酸、强碱,故其混合物可用作润滑剂、传热介质、变压器中的耐火绝缘介质,及用于电容器的浸渍,木材、金属和混凝土的保护涂层及胶黏剂、导线的涂层。多氯联苯化合物和大多数高度氯化的有机化合物一样都有毒,特别是对于鱼类。在土壤、河流中不易分解,而且进入生物体后便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为致癌物质。
《国语辞典》:错化合物(错化合物)  拼音:cuò huà hé wù
包含中心原子(电子接受者)与配位基(电子供给者)结合的化学结构之化合物。简称为「错合物」。
《国语辞典》:鲁米那(鲁米那)  拼音:lǔ mǐ nà
一种白色结晶性的化合物,略带苦味。医学上用做镇静剂、催眠剂,作用时间较巴比妥长。
《国语辞典》:氯化铵(氯化铵)  拼音:lǜ huà ān
一种无机化合物,以氨水作用于氯化钙溶液或以氢氯酸与氨或铵化合物作用而得。呈白色结晶,高温时可分解成氨与氯化氢气体,可用来制造乾电池、肥料、洗涤粉、医药品等。
《国语辞典》:氯化钙(氯化钙)  拼音:lǜ huà gài
氯与钙的化合物。白色结晶体,潮解性强,可用为乾燥剂、冷剂或食物保存剂等。
《国语辞典》:卤化银(卤化银)  拼音:lǔ huà yín
为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等离子与银离子的化合物,如溴化银、氯化银、碘化银等。可作为涂抹在电影胶片上的主要感光物质。
《国语辞典》:卤化物(卤化物)  拼音:lǔ huà wù
含卤素的化合物。如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
《国语辞典》:硫酸银(硫酸银)  拼音:liú suān yín
一种化合物。为无色的小晶体或粉末。可将银溶解于浓硫酸制得,曝光会变灰色。可溶于氨水,多用于化学分析等。
《国语辞典》:硫化银(硫化银)  拼音:liú huà yín
一种化合物。为黑色粉末,可由银的可溶性盐之水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制得。银器久置时表面呈黑色,即因其和空气中的硫化物作用,而成黑色的硫化银。可用于黑金镶嵌术。
《国语辞典》:硫酸钙(硫酸钙)  拼音:liú suān gài
一种化合物。为白色透明晶体,在自然界中以硬石膏及石膏的形态出现。可用于油漆、水泥、陶瓷、塑像、纸、农业、化学药品等的制造。
《国语辞典》:硫酸钾(硫酸钾)  拼音:liú suān jiǎ
一种化合物。为无色或白色的硬结晶,可由硫酸处理氯化钾而得,或自钾盐镁矾结晶而得。用于制造医药、肥料、明矾、玻璃等。
《国语辞典》:硫酸铁(硫酸铁)  拼音:liú suān tiě
一种化合物。灰白色无定形粉末或黄色晶体。加热则分解,前者稍溶于水,后者溶于水。由硫酸加于硫酸亚铁溶液而得。用于颜料、医药、铁矾的制造及消毒剂、媒染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