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化作
(1).化育生成。庄子·天道:“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
(2).变成。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庐陵 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羣,不与众鸟相厠。俗云是古之木客花化作。”《西游记》第十五回:“却才是 金头揭諦 请了菩萨来,把那涧里龙化作我们的白马。” 鲁迅 《野草·雪》:“寒夜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國語辭典》:同化作用  拼音:tóng huà zuò yòng
1.生物体从食物中摄取养料时,将原料物质(无生命物质)转变成复杂的化合物(有生命的原生质),并贮藏能量来制造细胞新物质和生长的所有化学过程。
2.一种语音变化的现象。指当两个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在一起念时,由于互相影响,为了发音的方便,使这两个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变成相同或相似的音。
《国语辞典》:石化作用  拼音:shí huà zuò yòng
地质学上指含有二氧化矽或碳酸钙等矿物成分的水溶液,渗透植物或动物体内,逐渐取代了其原有的纤维,并改变其构造,使之成为岩石的过程。
《国语辞典》:光化作用  拼音:guāng huà zuò yòng
物质受光线照射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如照相底片的感光。
《国语辞典》: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拼音:fēng huà zuò yòng
1.结晶体在空气中失去其结晶水的一部或全部,因而失去其结晶形,称为「风化作用」。
2.岩石经气候及生物等化学与物理作用而形成土壤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国语辞典》:钙化作用(钙化作用)  拼音:gài huà zuò yòng
钙盐在软组织(如血管、肺部)中沉积之现象。当维生素K不足或维生素D过量,导致肠道摄入过多的钙盐,而造成动脉钙化、肾结石、牙结石、胆结石、骨刺。
《国语辞典》:净化作用(净化作用)  拼音:jìng huà zuò yòng
把积压情绪舒泄出来,藉此减除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亚里斯多德在其《诗学》中说,悲剧引起人们的悲悯心和恐惧心,而后可以适当的涤化他们的情感。此称为「净化作用」。
《国语辞典》:矿化作用(矿化作用)  拼音:kuàng huà zuò yòng
1.将岩石转化为矿石的各种作用。
2.将土壤中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分解过程,主要由好氧或厌氧细菌及真菌进行。也称为「矿物质化」、「氨化作用」。
《国语辞典》:无纸化作业(无纸化作业)  拼音:wú zhǐ huà zuò yè
利用数位化档案处理资料,因不用纸,所以称为无纸化。
《国语辞典》:合理化作用  拼音:hé lǐ huà zuò yòng
心理分析用语,心理防卫机转的一种,特指个人以社会较能接受的论述与理由来解释不合社会规范的自身行为。「合理化作用」具有维护自尊与社会形象,并降低焦虑的效果。
《国语辞典》:消化作用  拼音:xiāo huà zuò yòng
将食物分解成为生物体可吸收的养分的生理现象。
《国语辞典》:硝化作用  拼音:xiāo huà zuò yòng
1.化学上指某类细菌能将含氮有机物变为硝酸根离子,放进土壤中,此一化学变化,称为「硝化作用」。
2.蛋白质经细菌的作用、分解,产生亚硝酸盐,进而为硝酸盐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3.使氨逐步氧化成亚硝酸、硝酸的生物氧化作用。
《国语辞典》:转化作用(转化作用)  拼音:zhuǎn huà zuò yòng
防卫机转的作用方式之一,指个体的焦虑和心理冲突会转化成生理症状,常见有麻木、管状视觉(tunnel vision,视野范围受限)、失音症、嗅觉丧失症,通常由压力事件引发。
《国语辞典》:异化作用(异化作用)  拼音:yì huà zuò yòng
1.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内在的化合物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异化作用」。
2.一种语音变化现象。参见「异化」条。
《国语辞典》:氧化作用  拼音:yǎng huà zuò yòng
1.在化学反应进行中若有氧气的参与,称为「氧化作用」。如细胞中葡萄糖因有氧气的存在,而变成二氧化碳及水。又如铁在空气中生锈。
2.在化学反应进行中原子失去电子的化学作用。如锌与铜离子反应中,锌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生成锌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