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巴巴结结(巴巴結結)  拼音:bā bā jie jie
1.劳碌奔波、勉强应付。《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父亲见他守不过,便叫家里老王去接他来。」也作「巴巴急急」、「巴巴劫劫」、「波波劫劫」、「劫劫巴巴」、「劫劫波波」、「结结巴巴」。
2.形容说话不流利。也作「结结巴巴」。
《漢語大詞典》:霸蛮(霸蠻)
(1).方言。勉强。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四:“这也是霸蛮读呢。 老驾 不肯送,要他回家来作田。”
(2).方言。坚决;执拗。 谢璞 《二月兰》:“他老说他夜里作恶梦,梦见野猪吃尽了岭上的包谷了!他霸蛮要上山来守护。”
《漢語大詞典》:迸伤(迸傷)
方言。因勉强干重活致使身体受伤。迸,通“ 屏 ”。《新民晚报》1984.4.2:“碰到青年农民说是迸伤,遇到年龄大的说是腰伤。”中医指胸胁内伤症,多由举重过度、用力不当或突然动作而致。症见胸闷胀痛,若络脉损裂,则有吐血现象。
《漢語大詞典》:当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當一日和尚撞一天鐘)
谓敷衍了事。亦指不得不做,勉强应付。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引 陈霆 《渚山诗话》:“近世士大夫遇事退恕,则曰:‘过背之后,不知和尚在鉢盂在。’其担任者,则曰:‘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
《国语辞典》:打鸭子上架(打鸭子上架)  拼音:dǎ yā zi shàng jià
(谚语)比喻勉强人去做超越能力的事。如:「这样打鸭子上架,对他不公平。」
《漢語大詞典》:吊笼(弔籠)
亦作“吊笼”。
(1).指升降机上用以运送人员上下的笼状装置。 巴金 《沉默集·煤坑》:“跟着 老张 走进吊笼,挤在几个新认识的同伴中间。”
(2).一种笼状刑具。周围装有铁刺,犯人进入后只能勉强站立。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若是不供出来,还要上夹棍,跪抬盒,站吊笼哩!”
(3).可以悬挂的笼子。 许地山 《枯杨生花》:“像老鼠入了吊笼一样。”
《國語辭典》:牵萝补屋(牽蘿補屋)  拼音:qiān luó bǔ wū
牵拉萝藤来补房屋的漏洞。比喻人处境拮据困难。《聊斋志异。卷二。红玉》:「荷镵诛茅,牵萝补屋,日以为常。」
《漢語大詞典》:强打挣
勉强挣扎。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三折:“待荣华则被这风雨把你来摧,强打挣又被这霜雪把你欺。”
分類:勉强挣扎
《漢語大詞典》:强扭的瓜不甜
喻条件不成熟而勉强去做,往往不会有满意的结果。 李惠薪 《澜沧江畔》:“既然他们下村寨的决心这样大,也不必强留,要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纵然强迫成了亲,难道她不会寻无常?退一步说,纵然不寻无常,难道她就跟你一心了?强摘的瓜不甜啊!” 梁斌 《红旗谱》四一:“孩子们自然会选择自己的道路,打着鸭子上架不行,强拧的瓜儿不甜!”
《國語辭典》:强人所难(強人所難)  拼音:qiǎng rén suǒ nán
勉强别人做不愿或做不到的事。《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清。徐珂《清稗类钞。外交类。庚子和议》:「此次肇事诸臣,俱已惩办,各国素敦睦谊,谅不至强人所难。」
《國語辭典》:强死强活(強死強活)  拼音:qiǎng sǐ qiǎng huó
强迫、勉强。《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探春那里肯饮,却被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
分類:勉强
《國語辭典》:七拼八凑(七拼八湊)  拼音:qī pīn bā còu
将零碎的东西胡乱或勉强拼凑起来。如:「这篇论文七拼八凑,了无新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我才去对他说过,他也打了半天的算盘;说七拼八凑,还勉强凑得上来;三天之内,一定交到。」
《國語辭典》:气忍声吞(氣忍聲吞)  拼音:qì rěn shēng tūn
受了气也强自忍耐,不敢作声。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你道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也作「忍气吞声」。
《漢語大詞典》:穷对付(窮對付)
亦作“ 穷对副 ”。 勉强凑合,极力应付。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百忙里鞋儿断了乳,好着我难行,也是我穷对付,扯将这蒲包上檾麻且繫住。”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丑]:这个不妨,却有两説:路上人问你,便説道是使唤的伴当;若是筵席之中,却説是打伴当的人。[末]:好穷对副。”
《漢語大詞典》:屈高就下
谓降低身份勉强相就。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量老夫不才,有劳先生屈高就下。”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秀才若肯屈高就下,妾身愿与秀才做一程儿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