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财阀(財閥)  拼音:cái fá
在金融、工商界具有垄断或钜大经济势力的人物或团体。如:「财阀富商实应富而好礼,出钱出力,护持中华文化。」
《國語辭典》:策反  拼音:cè fǎn
我方工作人员渗透敌人内部,与敌方人员建立情谊,然后以各种方法说服敌方人员或其首脑,在适当时机接受我方之指挥,以为我方服务。
《國語辭典》: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谚语)像蜈蚣或马陆这种多足的虫类,即使截断其身躯,亦能支持身体而不倒。后用来比喻人、事虽然衰亡败落,但在一段时间内,尚能维持兴旺繁荣的假象。《文选。曹囧。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也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國語辭典》:百足之虫(百足之蟲)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蜈蚣的别名。参见「蜈蚣」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脚』,又名『百足之虫』。」
《國語辭典》:北洋军阀(北洋軍閥)  拼音:běi yáng jūn fá
甲午战后,湘淮军皆溃,清廷别创新军,命袁世凯于天津附近小站练兵,是为北洋军的由来。民国六年(西元1917)袁死,分为二派。直系以冯国璋为首,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争权夺利,战乱无已,时称为「北洋军阀」。
《漢語大詞典》:党坚势盛
谓团结紧、势力盛大。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赵充国》:“先击 罕羌 , 先零 必助之,今 羌 马肥食足,击之未见利,适使 先零 得施德于 罕羌 ,以坚其约。党坚势盛,附者寝多,臣恐国家之忧,不二三岁而已。”
《國語辭典》:大脚力(大腳力)  拼音:dà jiǎo lì
大力量、大势力。《荡寇志》第一四回:「此段冤狱,非大脚力的救不得。」
分類:大势势力
《漢語大詞典》: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企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的势力区域。包括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当时称荷属东印度)、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日本为中心,排除英美等其他势力。经过全世界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共同奋斗,这一阴谋被粉碎。
《國語辭典》:东风压倒西风(東風壓倒西風)  拼音: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
家庭中对立的双方,必然是一方压倒另一方。如:「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分類:势力压倒
《漢語大詞典》:第二次东征
1925年9月,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重占东江地区,企图夺取广州。9月28日,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次东征,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1月初收复东江,为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奠定了基础。
《國語辭典》:除暴安良  拼音:chú bào ān liáng
除去残暴之徒,安抚善良百姓。《镜花缘》第六○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國語辭典》:强龙不压地头蛇(強龍不壓地頭蛇)  拼音: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谚语)比喻即使强大有力者也无法压制地方上蛮横凶恶的人。《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也作「强龙难敌地头蛇」。
《漢語大詞典》:强房
宗族中势力强的支派。《革命民歌集·铁姑娘》:“大姓强房出土豪。”
《漢語大詞典》:强枝弱本
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唐玄宗》:“强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犹然,况犬羊乎?”
《國語辭典》:弃暗投明(棄暗投明)  拼音:qì àn tóu míng
抛弃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人生道路的抉择上认清是非,走向光明正道。《三国演义》第六五回:「公何不弃暗投明,以图上报父仇,下立功名乎?」《封神演义》第五六回:「不但骨肉可以保全,实是弃暗投明,从顺弃逆,天下无不忻悦。」也作「背暗投明」。
《國語辭典》:去暗投明  拼音:qù àn tóu míng
脱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改邪归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经历去暗投明,家眷俱蒙奶奶不杀之恩,周某自当尽心竭力,图效犬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