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佣力(傭力)
(1).谓受雇出卖劳力。宋书·孝义传·郭世道:“家贫无产业,佣力以养继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洛阳村 百姓 王清 ,佣力得钱五鐶。”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钱为鼠鸣》:“吾乡里昔有小民,朴钝无它技,唯与人佣力。”
(2).指受雇出卖劳力的人。 宋 文天祥 《赣州重修嘉济庙记》:“佣力奔走,咸劝於事。”
《漢語大詞典》:助工
(1).支援劳力,帮助干活。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起建御史第,府县都来助工,真个是‘不日成之’。”
(2).助理工程师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劳损(勞損)
(1).谓因过度劳累,而使身心受到损伤。《三国志·吴志·楼玄传》:“今海内未定,天下多事,事无大小,皆当关闻,动经御坐,劳损圣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何驃骑 作 会稽 , 虞存 弟 謇 作郡主簿,以 何 见客劳损,欲白断常客,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作白事成,以见 存 。” 祖慰 等《线》:“那双有点呆滞的近视眼……如饥似渴地读文字的书,读人生的‘书’,因而劳损了,不得不让端直的鼻梁驮了副二百五十度的近视眼镜。”
(2).谓劳力费财。魏书·高宗纪:“糜费之功,劳损非一,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国语辞典》:白领(白领)  拼音:bái lǐng
不以劳力工作的雇员。为英语white-collar的意译。因其多著白色或浅色衣服工作,故称为「白领」。
《漢語大詞典》:力夫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后多指出卖劳力的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许建宗》:“电光间有一力夫,自以钓索於井中,如有所钓。” 沙汀 《淘金记》二:“ 彭尊三 本人正站在一些菜油篓子当中,手上拏了算盘,在和五六个力夫算帐。”
《國語辭典》:卖力(賣力)  拼音:mài lì
1.靠劳力为生。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倪宽卖力于都巷,匡衡自鬻于保徒者,身贫也。」
2.做事尽力。如:「艺人在台上卖力演出,博得观众如雷的掌声。」
《漢語大詞典》:费务(費務)
费用和劳力。《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乃命有司,礼仪是具,审量日力,详度费务。” 吕延济 注:“详其费务,恐多用人财。”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於是降天涣,命司存,因其旧跡,葺其新庙;详费务,议工徒,下 陇 蜀 之名材,致 荆 蓝 之宝玉。”
分類:费用劳力
《漢語大詞典》:换工
农业生产单位之间或农户之间在自愿基础上互相抵换劳力。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有个社员不知道 玉梅 和 灵芝 换工的事,看见 玉梅 在西场的麦秸垛下歇着,便喊她说:‘ 玉梅 ,不要歇着了!该动作了!’”
《漢語大詞典》:务工
以工业或工程等方面的工作为业
投入的时间和劳力。例如:务工不多,钱倒挺多。
《漢語大詞典》:卖佣(賣傭)
亦作“ 卖庸 ”。 出卖劳力作佣工。汉书·栾布传:“ 彭越 为家人时,尝与 布 游,穷困,卖庸於 齐 ,为酒家保。” 颜师古 注:“谓庸作受顾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且 吕尚 之未遇 文王 也,亦曾隐於穷贱,凡人易之,老妇逐之,卖佣不售,屠钓无获,曾无一人慕之。”
《漢語大詞典》:赁力(賃力)
出卖劳力。 宋 文同 《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此人皆是他州别县浮浪无根著之徒,抵罪逋逃,变易名姓,尽来就此佣身赁力。”
分類:出卖劳力
《国语辞典》:蓝领(蓝领)  拼音:lán lǐng
从事劳力工作的雇员。为英语blue-collar的意译。由于其多著蓝色或深色工作服,故称为「蓝领」。
《国语辞典》:工赈(工赈)  拼音:gōng zhèn
利用贫民或急待赈济者的劳力,从事建设、整修等工作,而发给他们工资,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也称为「工代赈」。
《漢語大詞典》:佣肆(傭肆)
出卖劳力的市场。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今 周 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
《漢語大詞典》:徭力
工役劳力。新唐书·李适之传:“ 玄宗 患 穀 洛 岁暴耗徭力,詔 适之 以禁钱作三大防,曰 上阳 、 积翠 、 月陂 ,自是水不能患。”
分類:工役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