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没劫
【佛学大辞典】
(杂语)Moha,译曰愚。唯识枢要上末曰:「梵云没劫,此名为愚。」名义集六曰:「慕何此云痴。」梵语杂名曰:「痴,谟贺。」
沙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恒河沙之劫也。(参见:劫)
【佛学常见辞汇】
恒河沙数的劫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三大阿僧祇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阿僧祇劫)
三阿僧祇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祇劫Asam%khyeyakalp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为三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證亦等。此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劫有大中小三者,此劫为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中释迦佛值遇于数万之佛。(参见:劫)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
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三僧祇,且约释迦如来修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三?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到瓦师舍寄宿;瓦师以草座、灯明、石蜜浆三事奉佛。发愿云:我于当来作佛,如今佛名无异。故今作佛,亦号释迦文也。梵语尸弃,又云式弃,华言火。)
〔二阿僧祇〕,谓如来次从尸弃佛至然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然灯佛者,大论云:佛初生时,身光如灯,后至成佛,遂名然灯。彼时释迦佛号曰儒童,以五茎莲华献佛,及礼佛足,见地污湿,即解鹿皮衣覆之,掩泥不足,乃解发覆地,令佛蹈而过之。佛因记曰:汝自此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号释迦文。)
〔三阿僧祇〕,谓如来次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梵语毗婆尸,亦名维卫,华言胜观。)
大中小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二种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而至八万四千岁者)又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而至人寿十岁者)为小劫,合一增一减而为中劫,成住坏空之四期,各经此一增一减之中劫二十也。而经此成等四期之间,即八十中劫为大劫。是俱舍论之意。二、合一增一减而为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为中劫,成等四期各经一中劫也。八十增减即四中劫为大劫。是智度论之意。已上二说大劫之量同一。
磐石劫芥子劫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论五曰:「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同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满芥子,(中略)有方百由旬之石(云云)。」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石,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又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
一里劫万里劫
【佛学大辞典】
(杂名)菩萨璎珞本业经曰:「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里石尽,名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万里劫。」
劫比
【佛学大辞典】
(人名)劫比罗之略。
劫比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旧称迦毗罗。新称劫比罗,劫毕罗。译曰黄赤。(参见:迦毗罗)
劫比罗仙
【佛学大辞典】
(人名)Kapila,旧称迦毗罗仙。译曰黄赤仙,黄头仙。(参见:迦毗罗)
劫比罗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作金毗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参见:迦毗罗)。劫比罗者Kapila,金毗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劫比罗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劫比罗伐窣堵国之略名。
劫比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不知译。
劫比他果
【佛学大辞典】
(植物)Kapittha,西域记二曰:「花草果木杂种异名,所谓庵没罗果,(中略)劫比他果。」
劫比他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Kapitha,在中印度,周回二千馀里,城西二十馀里有大伽蓝。伽蓝之大垣内有三宝阶之遗趾。释尊自忉利天下时,帝释所化作者。见西域记四。旧名曰僧祛尸San%ka%s%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