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剽劫
灰劫
空劫
永劫
劫夺
亿劫
行劫
劫数
焚劫
沙劫
劫盗
攻劫
劫杀
贤劫
打劫
《國語辭典》:剽劫  拼音:piào jié
强夺掠取。《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往者南山盗贼阻山横行,剽劫良民,杀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门至以警戒。」
分類:抢劫
《漢語大詞典》:灰劫
(1).佛教语。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 唐 杜甫 《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宋 米芾 《山光寺》诗:“仙来石畔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
(2).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清 叶燮 《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忽惊灰劫餘芳砌,重愴 山阳 拭槁桐。”
《國語辭典》:空劫  拼音:kōng jié
佛教用语。四劫之一。指世界最终万物皆归于无之时。
《國語辭典》:永劫  拼音:yǒng jié
佛教形容不能用年、月、日来计算非常漫长的时间。《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心源湛寂,法海渊深,迷之者永劫沉沦,悟之者当处解脱。」
《國語辭典》:劫夺(劫奪)  拼音:jié duó
抢夺财物。《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
《漢語大詞典》:亿劫(億劫)
谓极长久的时间。佛经言天地的形成到毁灭为一劫。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何以决断天地之外,亿劫之表,冥冥之中,必谓所辨不实邪?”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人皆双瞳,脩眉长耳,飡九天之正气,死而復生,於亿劫之内,见五岳再成尘。”太平广记卷三七○引《潇湘录·王屋薪者》:“夫道者,居亿劫之前,而能生天生人生万物。”
《國語辭典》:行劫  拼音:xíng jié
抢夺。如:「这个人因累次行劫路人财物,被判以重刑。」
分類:行劫劫掠
《國語辭典》:劫数(劫數)  拼音:jié shù
命运中注定,人为无法改变的灾难。《红楼梦》第一回:「此方人家都用竹篱木壁,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的如火燄山一般。」
《國語辭典》:焚劫  拼音:fén jié
放火抢劫。《宋史。卷三○六。孙何传》:「遂使腥膻得计,蛇豕肆行,焚劫我郡县,系累我黎庶。」《精忠岳传》第二八回:「他倚仗著水面上的本事,口出大言,要夺我朝天下,不时到此焚劫。」也作「焚掠」。
分類:焚烧抢掠
《漢語大詞典》:沙劫
谓多如 恒 沙之劫数。 唐 贾岛 《送谭远上人》诗:“清浄从沙劫,中终未日敧。” 宋 王禹偁 《彻连寿宁节功德疏奉表》:“庶使星望帝车,与金轮而永固;山齐圣寿,歷沙刼以长存。”
分類:劫数
《國語辭典》:劫盗(劫盜)  拼音:jié dào
1.抢劫偷盗。《南史。卷一八。赵伦之传》:「为政苛暴,吏人畏惧如与虎狼居,而劫盗远迸,无敢入境。」
2.强盗。《宋书。卷八三。黄回传》:「回拳捷果劲,勇力兼人,在江西与诸楚子相结,屡为劫盗。」
《漢語大詞典》:攻劫
(1).攻击掠夺。史记·大宛列传:“而 楼兰 、 姑师 小国耳,当空道,攻劫 汉 使 王恢 等尤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故诸国君长,利之以攻劫。” 明 方孝孺 《答刘子传书》:“亦当如古之善守国者,严於疆域斥候,使敌不能攻刼,可也。”
(2).犹攻讦。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诗:“亦坐门户烦,孽庶相攻劫。”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有时牵引小事,攻刼无已。”
《國語辭典》:劫杀(劫殺)  拼音:jié shā
抢劫杀害。如:「出外旅游,切记财不露白,以免惨遭歹徒劫杀。」
《漢語大詞典》:贤劫(賢劫)
佛教语。梵语bhadrakapa。指有 释迦佛 等千佛出世的现在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并称为三大劫,为佛教宏观的时间观念之一。 晋 法显 佛国记:“贤劫千佛,共用此鉢;鉢去也,佛法渐灭。” 南朝 梁 沈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曩,贤劫虽辽,倐焉如响。”魏书·释老志:“ 释迦 前有六佛, 释迦 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我眼盲冥,于兹已久,有佛兴世,我眼輒明,贤劫之中,过去三佛出兴世时,已得明视。”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就是遍游亿万尘沙世界,经过庄严劫、贤劫、星宿劫,也找不着呀!”
《國語辭典》:打劫  拼音:dǎ jié
1.劫夺财物。元。杨讷《西游记》第一出:「自家姓刘名洪,专在江上打劫为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元椿只晓得这条路上好打劫人,不想著来这条路上走的人,只贪近,便不是善良本分的人。」
2.下围棋时,反覆争夺一个从属未定,可互相牵制的棋眼。唐。杜荀鹤 观棋诗:「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程师爷苦苦的给老爷先摆上五个子儿,叶通还是尽力的让著下,下来下去,打起劫来,老爷依然大败亏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