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助人  拼音:zhù rén
帮助他人。如:「助人为快乐之本。」《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小鸦儿道:『老婆,你听著!姊妹也许你拜,忙也许你助,只休要把不该助人的东西都助了人!』」
《國語辭典》:助人为乐(助人為樂)  拼音:zhù rén wéi lè
把帮助别人当做是件快乐的事。如:「如果人人都怀著助人为乐的心,那么社会将更祥和。」
《漢語大詞典》:助人下石
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 鲁迅 《三闲集·通信》:“对于他们,攻击的人又正多,我何必再来助人下石呢。”
分類:帮助害人
《国语辞典》:自助人助  拼音:zì zhù rén zhù
自己先得努力,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如:「人要懂得自助人助的道理,千万不能自己毫不尽力,却指望别人来帮忙。」
《国语辞典》:赞助人(赞助人)  拼音:zàn zhù rén
赞成某种计画或事件而愿出力或出钱帮助的人。
《國語辭典》:好事  拼音:hào shì
1.喜欢多事、兴造事端。《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
2.有某种爱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休琏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3.热心助人。《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不由的一声哭喊,被这位好事的姑娘听见,就寻声救苦的搜寻出来。」
《國語辭典》:兵书(兵書)  拼音:bīng shū
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等均属之。《汉书。卷三○。艺文志》:「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三国演义》第六一回:「操心中郁闷,閒看兵书。」
《国语辞典》:好事者  拼音:hào shì zhě
1.喜欢管閒事、多事的人。《红楼梦》第五一回:「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2.有某种爱好的人。《聊斋志异。卷四。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
3.热心助人的人。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
《國語辭典》:热肠(熱腸)  拼音:rè cháng
乐于助人、积极做事的个性。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将一片热肠,付之冷水乎?」也作「热心」、「热心肠」。
分類:助人心性
《漢語大詞典》:倒囊
倾囊,倒出囊中所有的钱物。亦喻慷慨助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气义:“﹝士人﹞曰:‘前 尧山 令 樊泽 ,举制科,至此,马毙囊空,莫能前进。’ 执易 造焉,遽輟作乘马,倒囊济之。” 宋 叶适 《承事郎致仕黄君墓志铭》:“﹝ 黄正己 ﹞约嗇凡用……然客至,輒具酒食中礼,或一日忽倒囊与人钱,不吝也。”
《漢語大詞典》:脱骖(脱驂)
礼记·檀弓上:“ 孔子 之 卫 ,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 子贡 脱驂而賻之。”谓解下骖马,以助治丧之用。后因用为以财助人之急的典实。 宋 黄庭坚 《李濠州挽词》:“掛剑自知吾已许,脱驂不为涕无从。”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脱驂永念千秋义,岂止 淮隂 一饭恩。” 林学衡 《赠人》诗:“脱驂赠策非我分,絶笔何因更泣麟。”
《漢語大詞典》:芝兰室(芝蘭室)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即与之化矣。”后以喻贤士之所居。亦指助人从善的环境。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唐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亦省作“ 芝室 ”。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凡物皆久而后化,麝食香久则香,蜜(蜂)採花久则甜,此芝室鲍肆之异习而渐化耳。”
《國語辭典》:义侠(義俠)  拼音:yì xiá
能行侠仗义、扶弱抑强的人。《红楼梦》第二四回:「素日倪二虽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施,颇颇的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
《國語辭典》:解囊  拼音:jiě náng
拿出钱财帮助他人。如:「慷慨解囊」、「解囊相助」。
《漢語大詞典》:侠肠(俠腸)
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心肠。《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天生就一副侠肠傲骨,视功名如敝屣,等富贵犹浮云。”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幸而不死,又把姑娘你一片侠肠埋没得曖昧不明,我 安龙媒 真真的愧悔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