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海沸山摇(海沸山摇)  拼音:hǎi fèi shān yáo
大海涌腾,高山动摇。比喻声势浩大。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二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也作「海沸山裂」。
《国语辞典》:匪石之心  拼音:fěi shí zhī xīn
匪石指不是石头。「匪石之心」比喻坚贞,不可动摇。语本《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晋书。卷六五。列传。王导》:「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
《国语辞典》:根深固本  拼音:gēn shēn gù běn
比喻基础坚固,不能动摇。《晋书。卷九二。伏滔传》:「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深根固本,传之百世。」也作「根深本固」。
《国语辞典》:覆盂之安  拼音:fù yú zhī ān
似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唐。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四海有覆盂之安,百代无委裘之隙,是之谓圣人握符之大宝也。」也作「覆盂之固」。
《国语辞典》:覆盂之固  拼音:fù yú zhī gù
比喻稳固不动摇。也作「覆盂之安」。
分类:稳固动摇
《国语辞典》:坚毅不拔(坚毅不拔)  拼音:jiān yì bù bá
坚忍刚毅,不能动摇。如:「他以坚毅不拔的精神,独自完成艰钜重任。」
《国语辞典》:坚定不移(坚定不移)  拼音:jiān dìng bù yí
专一固定,毫不动摇。《资治通鉴。卷二四六。唐纪六十二。文宗开成五年》:「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国语辞典》:坚如铁石(坚如铁石)  拼音:jiān rú tiě shí
像铁石般坚固。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如:「他的心意早已坚如铁石,任谁也改变不了他。」
《国语辞典》:九牛拉不转(九牛拉不转)  拼音:jiǔ niú lā bù zhuàn
比喻意志极为坚决,任何人都无法动摇。《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国语辞典》:投杼之惑  拼音:tóu zhù zhī huò
比喻谣言众多,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参见「投杼」条。《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当是不逞之人,曲为无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
《国语辞典》:意志消沉  拼音:yì zhì xiāo chén
决心动摇,情绪低落。如:「他自从失业后意志消沉,整日无精打采。」
《国语辞典》:有准儿(有准儿)  拼音:yǒu zhǔn ér
1.有标的。如射箭、放枪等。也作「有准头」。
2.有把握。如:「他做事一向是有准儿才动手。」也作「有准头」。
3.意志坚定,不为人所动摇。如:「待人处事必须有准儿,才能立住脚。」也作「有准头」。
《国语辞典》:安如盘石(安如盘石)  拼音:ān rú pán shí
形容坚定稳固,不可动摇。《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像这般的闹起来,只怕安如盘石的中国,就有些儿不稳当了。」
《国语辞典》:安若泰山  拼音:ān ruò tài shān
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七。奇对》:「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也作「安如泰山」、「稳如泰山」。
《漢語大詞典》:蛊荡(蠱蕩)
惑乱;迷惑动摇。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尔后有以丰亨豫大之説,蛊荡上意,及命巨璫五辈,分地展治宫禁,土木华侈,糜费金宝,何可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