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攘臂一呼  拼音:ráng bì yī hū
挥动手臂,高声呼喊。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劄子〉:「皆能攘臂一呼,聚众千百。」也作「振臂一呼」。
《国语辞典》:一打三分低  拼音:yī dǎ sān fēn dī
先动手打人,道理上就先站不住脚。《西游记》第七三回:「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
《国语辞典》: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拼音:jūn zǐ dòng kǒu,xiǎo rén dòng shǒu
(谚语)有德性的人讲道理,而德性卑劣的人却只会动手打人。《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有什么话,我们当面讲讲开,俗语说的好,叫做是『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怎么你二位连这两句话都不晓得吗?」
《國語辭典》:坐地分赃(坐地分贓)  拼音:zuò dì fēn zāng
自己不亲自偷盗,但是坐享赃物。后指坐享他人部分不光荣的利益。《品花宝鉴》第二三回:「荐得一两个出去,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国语辞典》:臂跑  拼音:bì pǎo
大陆地区指一种手臂运动。先蠕动手指,再挥动手臂与手腕,作击拳动作。
《国语辞典》:笨雀先飞(笨雀先飞)  拼音:bèn què xiān fēi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唯恐落后,往往比别人先动手。今多用作谦虚。《红楼梦》第六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笨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也作「坌鸟先飞」、「笨鸟先飞」。
《国语辞典》:不忍下手  拼音:bù rěn xià shǒu
狠不下心动手。如:「我实在不忍下手去做。」
《国语辞典》:招招手  拼音:zhāo zhao shǒu
挥动手,表招呼或示意前来。如:「如果需要,请招招手,我们随即就来支援。」
《国语辞典》:垂手而得  拼音:chuí shǒu ér dé
垂手,不动手。垂手而得指不动手即可得到。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歧路灯》第三八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分类:动手即可
《國語辭典》:动手动脚(動手動腳)  拼音:dòng shǒu dòng jiǎo
1.打闹。《红楼梦》第五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
2.调戏妇女。如:「你敢对她动手动脚,我就对你不客气!」《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档子班的女人,叫名头是卖技不卖身的,他偏要同他们动手动脚。」
《國語辭典》:动粗(動粗)  拼音:dòng cū
以粗暴的行为对人。如:「对待小孩子不可以动粗。」
《漢語大詞典》:犯手脚(犯手腳)
谓动手做。 明 高攀龙 《讲义·中庸之为德章》:“今人却认坏了‘中庸’,俱就世情俗见上,以圆融委曲、不犯手脚、不惹是非的为‘中庸’。”
分類:动手
《國語辭典》:擦掌磨拳  拼音:cā zhǎng mó quán
准备行动或动武。《西游记》第二二回:「那大圣护了唐僧,牵著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也作「摩拳擦掌」。
《國語辭典》:打出手  拼音:dǎ chū shǒu
1.戏剧中互相投掷传递武器的技巧,称为「打出手」。也称为「过傢伙」。
2.打架。如:「他俩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漢語大詞典》:触手生春(觸手生春)
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 杜 韩 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