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狭劣(狹劣)
浅陋卑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案达罗国:“惜哉!如何捨广大心,为狭劣志,从独善之怀,弃兼济之愿?”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丁晋公拜老郁先生:“既坐话旧,极款密,且云:小年狭劣,荷先生教诲,痛加榎楚,使某得成立者,皆先生之赐也。” 金 元好问 《寿圣禅寺功德记》:“以 倪 观之,岂 廖休 以 郑 哀其子之废,不暇他及,愿力虽坚,法施未溥,故就其声闻狭劣而言之耶?”
分類:浅陋卑劣
《國語辭典》:陋劣  拼音:lòu liè
庸俗粗劣。宋。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诗八首之四:「真源未纯熟,习气馀陋劣。」
《漢語大詞典》:疲劣
衰弱恶劣。 唐 王湾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诗:“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金 元好问 《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兵士失於选择,强弱不别而使之同田而共食,振厉者无以尽其力,而疲劣者得以容其姦。”
分類:衰弱恶劣
《漢語大詞典》:力劣
力量薄弱。 汉 焦赣 《易林·讼之剥》:“负牛上山,力劣行难。”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惜 洪 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谓服乎!”世说新语·德行“今 荆州 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 桓公 ” 刘孝标 注引 晋 臧荣绪 《中兴书》:“自伤力劣,不能翦定凶逆,我死恨晚尔!”
分類:力量薄弱
《國語辭典》:乖劣  拼音:guāi liè
1.性格乖张偏执、顽劣强悍。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他两个似虺蛇,如蝮蠍,心肠乖劣。」
2.孤单、孤零。《宋元戏文辑佚。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这闷怀痛哽咽,意惨切怎和悦?思量妾成乖劣,罗带共谁同结?」
分類:暴戾恶劣
《漢語大詞典》:凡劣
平庸低劣。晋书·刘隗传:“及臣凡劣,復蒙罔极之眷,恩隆累世,实非糜身倾宗所能上报。”宋书·王景文传:“﹝ 王藴 ﹞父 楷 ,太中大夫,人才凡劣,故 藴 不为羣从所礼,常怀耻慨。”南史·宋卢江王祎传:“ 文帝 诸子, 禕 尤凡劣,诸兄弟併蚩鄙之。”
《漢語大詞典》:微劣
(1).暗劣,昏愦。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无餘 传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
(2).衰弱。《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臣以无状,婴抱篤疾,自省微劣,惧卒陨毙。”
分類:衰弱昏愦
《國語辭典》:闇劣  拼音:àn liè
愚昧无能。《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忠能者进,闇劣者退,谁敢依违而不自尽?」
分類:愚昧无能
《國語辭典》:恶劣(惡劣)  拼音:è liè
不好、很坏。如:「这种暗地里害人的行为,实在太恶劣了。」
分類:恶劣不好
《漢語大詞典》:虚劣
犹虚弱。 汉 王充 论衡·气寿:“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詔曰:‘朕素有心下结气,从閒以来,加以浮肿……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復与羣公卿士共相终竟。’” 晋 王羲之 《子卿帖》之二:“顷日了不得食,至为虚劣,力及数字。”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参见“ 虚弱 ”。
分類:虚弱
《國語辭典》:虚弱(虛弱)  拼音:xū ruò
1.身体亏损衰弱。《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总是你身子生的虚弱,经不得劳碌,著不得气恼。」
2.国势兵力薄弱。《三国演义》第八回:「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
《國語辭典》:拙劣  拼音:zhuó liè
笨拙且低劣。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漢語大詞典》:劣弟
犹愚弟。自谦之辞。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之十二:“劣弟久病,终未甚清快。”《水浒传》第一○四回:“ 李助 上前躬身道:‘大王,是劣弟 李助 。’”
分類:自谦
《漢語大詞典》:劣弱
衰弱;懦弱。后汉书·顺帝纪:“年老劣弱不任军事者,上名。”《易·大畜》“刚健篤实” 唐 孔颖达 疏:“若无刚健,则劣弱也,必既厌而退。”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后兄 景文 闻之曰:‘后在家劣弱,今段遂能刚正如此!’”
分類:衰弱懦弱
《漢語大詞典》:乏劣
缺少气力,指身体欠佳。 晋 王羲之 《杂帖二》:“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
《漢語大詞典》:谫劣(譾劣)
亦作“謭劣”。 浅薄低劣。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恩命疏》:“窃念臣,学术迂疏,行能譾劣。”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謭劣不自知,跳掷矜井蛙。”
分類:浅薄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