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89 【介绍】: 即金世宗。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乌禄,改名雍。太祖孙,完颜宗辅子。封葛王。海陵正隆六年,乘海陵攻宋之机,在辽阳即位,改元大定。旋至中都,海陵亦为将士所杀。镇压移剌窝斡等起事,与宋议和,为叔侄之国。禁女真人改汉姓及学南人衣冠。屡次括田,拨给猛安、谋克户。在位二十八年。时号小尧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74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子功。翁彦深孙。以祖荫补常山尉。赵鼎卒,柩过常山,郡守迎合秦桧旨意,搜鼎知旧往来书疏。蒙之护丧,密使焚之,郡守坐以他罪罢官。孝宗初,召为司农丞。
全宋诗
翁蒙之(一一二三~一一七四),字子功,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以荫补登仕郎。历常山尉,主管吏部架阁文字,监登闻鼓院,军器监丞,江西安抚机宜文字,司农寺丞。孝宗淳熙元年卒,年五十二。事见《晦庵集》卷九一《司农寺丞翁君墓碣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1194 【介绍】: 即宋孝宗,字元永。太祖七世孙。因高宗无子,绍兴初选育禁中。三十年,立为皇子,封建王。三十二年,立为皇太子,寻即位。锐志恢复,起用张浚,追复岳飞。隆兴元年北伐之师溃于符离,遂复与金人议和。其后虽倚虞允文、王淮等以谋恢复,然终无成效。淳熙十六年传位太子赵惇。在位二十八年。
全宋诗
宋孝宗赵慎(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秀王称子,生于秀州。初名伯琮,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选育宫中,赐名瑗。十二年,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为皇子,更名玮,进封建王,赐字元瑰。三十二年,立为皇太子,改今名,赐今字。同年,即皇帝位。建元隆兴、乾道、淳熙,在位二十七年。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传位于其子赵惇(光宗),尊为至尊寿皇圣帝。光宗绍熙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纪》。 宋孝宗诗,据《周文忠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五二○六
宋孝宗赵慎(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太祖七世孙,父秀王子称。高宗无子,绍兴二年选育于禁中。三年,除和州防禦使,赐名瑗。十二年,加检校少保,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为皇子,更名玮,进封建王。三十二年五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六月,受内禅,即帝位。锐志恢复,起用张浚,追复岳飞。隆兴元年,以符离之败,遂与金人订立「隆兴和议」。后倚虞允文、王淮等以谋恢复,终无成效。乾道初,魏杞使金还,始正敌国礼,易表称书,改臣称侄,减去岁币,稍变南宋对金关系中之屈辱地位。淳熙十六年二月,禅位于第三子惇,受尊号曰「至尊寿皇圣帝」,退居重华宫,在位凡二十八年。绍熙五年崩,年六十八,庙号孝宗。年号三:隆兴、乾道、淳熙。淳祐五年,实录院编孝宗御集成,上之。见《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纪》、《玉海》卷二八等。
江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府崇安人,字德功。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曾从朱熹游。历安溪、光泽尉,知建宁,皆有政声。尝考本朝典章,纂《纲策》,上于朝。又有《易训解》、《四书训诂》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203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初名慎思,字有之。避孝宗讳改今名,易字承甫。王勋子。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抚州宜黄县主簿。累官通判潮州。宁宗庆元末为广西提刑。善治狱,遇事敢为,廉洁守家法。性嗜学,多录未见之书,喜为诗。有《荆澧集》。
全宋诗
王正功(一一三三~一二○三),字承甫,原名慎思,字有之,避孝宗讳改,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勋子。以荫补将仕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为宜黄主簿,寻改青田。孝宗隆兴初,调筠州司理参军。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为荆湖南路转运司主管帐司。七年,知莆田县。淳熙七年(一一八○)通判潮州。九年,签书武安军节度判官,十一年,改淮南。十四年,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机宜文字。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澧州。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知蕲州。六年,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约斋荆澧集》(《攻愧集》卷一○○《王君墓志铭》),已佚。今录诗三首。
胡与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五六
胡与可,字元功,官户部员外郎,乾道间通判常州、知温州。淳熙初知临安府。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七之二○,《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宋史》卷四六九《甘昪传》,《南宋制抚年表》。
周嗣武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六
周嗣武,字功甫,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祖因,父椿年。以祖荫补官,授衢州江山主簿,历吉州永新丞、临川令。乾道八年擢主管官告院,迁太府寺丞,提举江西常平事,迁湖北提刑,以功进直敷文阁,迁度支郎,除太府少卿,出为湖广总领。历四载,召为户部侍郎,以疾卒。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二《周因传》附。
魏汝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一一六
魏汝功,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乾道三年任海盐县令。淳熙中历知滁州、抚州,十一年为广东转运使。见所撰《汉隽序》,《至元嘉禾志》卷七,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
杨允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六年(1179)任大理寺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7—1200 【介绍】: 即宋光宗。孝宗第三子。孝宗时,封恭王。乾道七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即位,次年改元绍熙。独任留正为相,与金通好,武备渐弛。皇后李氏请立嘉王赵扩为太子,孝宗不许。惑于李氏言,疑孝宗有废主之意,由是不朝孝宗。五年,孝宗死,称疾不出执丧。太皇太后吴氏用赵汝愚之请,奉嘉王扩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在位六年。
全宋文·卷六四一五
宋光宗赵惇(一一四七——一二○○),孝宗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绍兴二十年,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三十二年,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立为太子。淳熙十六年二月,受内禅,即帝位。独任留正为相,与金通好,渐弛武备。绍熙元年,皇后李氏请立皇子嘉王赵扩为太子,孝宗不允,遂惑李后之言,与孝宗矛盾日深,渐成水火不容之势。自此政治日昏,孝养日怠,不朝孝宗。五年,孝宗崩,称疾不出执丧,朝中骚动。太皇太后吴氏用赵汝愚、韩侂胄、赵彦逾等所请,奉皇子嘉王即帝位,遂尊为太上皇,居寿康宫。在位六年,年号绍熙。庆元元年上尊号曰圣安寿仁太上皇帝。六年崩,年五十四,庙号光宗。见《宋史》卷三六《光宗纪》,《两朝纲目备要》卷一至卷三。

人物简介

中州集
世赏,字彦功,汴人。与尹无忌王逸宾赵文孺相周旋明昌中保举才能德行赐出身释褐巩州教授终于鹿邑簿有浚水老人集传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3—? 【介绍】: 宋成纪人,字功甫,号约斋。张俊曾孙。官奉议郎、直秘阁。宁宗开禧初,谋诛韩侂胄,未成,谪桐川,再谪象台。嘉定四年以后卒。善画竹石古木,亦工书。有《仕学规范》、《南湖集》。
全宋诗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荫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为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为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乾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全宋文·卷六五六五
张镃(一一五三——?),字时可,又字功甫,号约斋,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居杭州。张俊曾孙。隆兴初为大理司直,淳熙五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间历司农寺主簿、丞。开禧初,谋诛韩侂胄,未成,谪桐川。三年,为司农少卿,坐事追两官送广德军居住。嘉定四年十二月为奉议郎,坐扇摇国本除名,象州羁管。作有诗三千首,编为《南湖集》二十五卷,又有《玉照堂词》,皆久佚,今存《南湖集》辑本仅十卷。见《南湖集》自注,《宋史》卷三九《宁宗纪》三及卷二四三《后妃传》下,《全宋词》第三册第二一二七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1221 【介绍】: 金世宗子,本名宋葛,又名广孙。勇健绝人,涉书史,好书画。世宗大定中,除刑部尚书,改大兴尹,严治豪猾。进封越王。卒谥忠简。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一二
王勋,字有功,蜀州(治今四川崇州)人。乾道三年为左修职郎、知成州州学教授,庆元间为潼川府路提刑兼摄府事。见所撰《同谷礼殿图碑记》,韩己百《王公堤记》(《全蜀艺文志》卷三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阎伯敏,字子功,晋原(今四川崇州)人。宁宗庆元初通判眉州(《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今录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