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拍脑袋(拍脑袋)  拼音:pāi nǎo dài
大陆地区喻办事不按理分析,单凭主观想像。如:「屋里拍脑袋、会上拍胸脯、错了拍屁股曾被讥为决策三拍法。」也作「拍脑瓜」、「拍脑门」。
《漢語大詞典》:干捷(幹捷)
谓办事干练敏捷。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索卢贞》:“君算未尽,然官须得三将,故不得便尔相放;君若知有干捷如君者,当以相代。”
《國語辭典》:公事公办(公事公辦)  拼音:gōng shì gōng bàn
公事依公家制度加以办理。比喻不讲私人情面,一切秉公处理。《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藩台见人家不来打点,他便有心公事公办,先从余荩臣下手。」
《漢語大詞典》:稿门(稿門)
旧时官府保管、传递状纸、卷宗等文书的办事人员。《冷眼观》第三回:“每到坐堂的时候,那位稿门送了卷宗并点名单上去,直捷把此案要如何责押,如何发落説出来,要求那代理的官,照样葫芦,替他行事。”
《國語辭典》:耕当问奴(耕當問奴)  拼音:gēng dāng wèn nú
比喻事有专司,处理事务当问行家。《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國語辭典》:革职留任(革職留任)  拼音:gé zhí liú rèn
对犯有过失的人员,免其官职头衔,但仍保留其职务,如在一段时间内无过失,则再行复职。如:「他在工作上犯了一些错误,遭上司革职留任。」
《漢語大詞典》:二日本
指替 日 军办事的汉奸。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七回:“村长就是‘二日本’ 王怀当 。”
分類:办事汉奸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漢語大詞典》:房科
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冷眼观》第十九回:“他一向就是做制臺衙门的房科。”
《漢語大詞典》:雇托(僱託)
委托别人办事,并付给报酬。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诗佣者,衰腐广文,应上官文徵索,望门幕客,受主人之僱託也。”
《國語辭典》:不费吹灰之力(不費吹灰之力)  拼音: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连吹灰般微小力量都可不必花费。如:「对我来说,给来宾导览太容易,不费吹灰之力。」《老残游记》第一七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一定妥当的,所以就迷迷价笑。」《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几个土匪,若要平他,不费吹灰之力。」
分類:办事容易
《國語辭典》:不成体统(不成體統)  拼音:bù chéng tǐ tǒng
不符合身分、规矩、礼仪。《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红楼梦》第一九回:「这是他的屋子,由著你们蹧蹋,越不成体统。」
《國語辭典》:不合节(不合節)  拼音:bù hé jié
不契合、不融洽。《金瓶梅》第三二回:「伯爵道:『那日不是我还坐。坐内中有两个人还不合节,又是你大老爹这里相招,我就先走了。』」
《漢語大詞典》:不趋事(不趨事)
办事拖拉缓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工匠见知:“﹝ 世宗 ﹞至末年土木繁兴,冬卿尤难称职。一切优游养高,及迟钝不趋事者,最所切齿,诛谴不踰时刻。”
《漢語大詞典》:材优干济(材優幹濟)
谓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清史稿·高宗纪五:“ 刘宗周 、 黄道周 立朝守正, 熊廷弼 材优干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