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劝农(勸農)  拼音:quàn nóng
鼓励农民耕种。《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
《漢語大詞典》:劝农使(勸農使)
官名。 汉 承 秦 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 唐 宋 均置劝农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劝农:“ 汉 承 秦 ,置大农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也。 唐 中 睿 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劝农名其官。《宋朝会要》曰: 至道 二年七月,直史馆 陈靖 言天下多旷土流民,请置使招集,八月以 靖 为劝农使……至 景德 三年二月詔诸路转运、 开封 知府、诸知州少卿监以上并兼劝农使,其餘知州军通判并兼判农事,令自今除授依此。” 宋 范成大 《离堆行》:“我昔官称劝晨使,年年来激西江水。”
《韵府拾遗 哿韵》:劝我(劝我)
韦庄诗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國語辭典》:相劝(相勸)  拼音:xiāng quàn
1.相互劝勉。《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2.劝告、劝解。宋。苏轼〈岐亭〉诗五首之二:「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三国演义》第九回:「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
《國語辭典》:劝酒(勸酒)  拼音:quàn jiǔ
劝人饮酒。北周。庾信〈结客少年场行〉:「隔花遥劝酒,就水更移床。」唐。钱起 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之二:「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
分類:劝酒饮酒
《漢語大詞典》:劝讲(勸講)
犹侍讲。古代给皇帝或皇太子讲学之官。后汉书·杨秉传:“ 桓帝 即位,以明尚书徵入劝讲,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迁侍中、尚书。” 李贤 注:“劝讲,犹侍讲也。” 明 张居正 《奏为辞免恩命事》:“﹝臣﹞既无才望,又鲜旧劳,徒以东朝劝讲之微勤,幸逢圣主龙飞之景运,因缘际遇,骤被恩慈。”参见“ 劝学 ”。
《國語辭典》:劝学(勸學)  拼音:quàn xué
1.劝勉鼓励人勤于学习。《左传。闵公二年》:「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唐。孔颖达。正义:「劝学,劝民学问也。」《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
2.职官名。于宫廷、王府中专职主讲经史诸书。《汉书。卷一○○。叙传上》:「伯少受诗于师丹。大将军王凤荐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
3.《荀子》篇名。东周战国荀子著。全文论述求学的重要性,勉人为学精进不辍,应以达到圣人之境界为终。
《漢語大詞典》:激劝(激勸)
激发鼓励。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好观图画者,图上所画,古之列人也。见列人之面,孰与观其言行?置之空壁,形容具存,人不激劝者,不见言行也。” 唐 颜真卿 《怀素上人草书歌序》:“某早岁尝接游居,屡蒙激劝,教以笔法。”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四折:“若天朝不加褒赏,将何以激劝斯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清方档案》:“在事各员,踊跃争先。自应量予奬励,以资激劝。”
分類:激发鼓励
《漢語大詞典》:劝谕(勸諭)
劝勉晓喻。 宋 岳飞 《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新復州军全藉官员葺治,若不稍加恩数,深恐无以劝諭。”金史·食货志二:“今乞再下各路提刑及所属州县,劝諭民户,如有不栽及栽之不及十之三者,并以事怠慢轻重罪科之。”《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每至春间,亲往各乡,课农耕种,又把好言劝諭,教他本分为人。” 郭沫若 《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反对新文字的人,我们应该尽量的劝谕,能够使他们掉过头来加紧学习,那是再好也没有。”
《漢語大詞典》:劝课(勸課)
鼓励与督责。后汉书·卓茂传:“是时 王莽 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 宋 范仲淹 《答手诏五事》:“更严著勉农之令,使天下官吏专於劝课,百姓勤於稼穡。”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文帝 时,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对努力发展生产的地主给予奖励。”参见“ 劝农 ”。
分類:鼓励督责
《國語辭典》:劝农(勸農)  拼音:quàn nóng
鼓励农民耕种。《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
《漢語大詞典》:劝分(勸分)
劝导人们有无相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穡,劝分,此其务也。” 杜预 注:“劝分,有无相济。” 杨伯峻 注:“劝分者,劝其有储积者分施之也。”国语·晋语:“懋穡劝分,省用足财。” 韦昭 注:“劝有分无。” 元 揭傒斯 《逸士陈君墓志铭》:“凶年飢岁,发廩賑贷,不待劝分。” 清 黄宗羲 《赵州李公救菑记》:“从来救菑之法……曰发仓廪,曰劝分,如此而已。”
《國語辭典》:劝善(勸善)  拼音:quàn shàn
劝导人向善。《管子。内业》:「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三国演义》第二回:「今海内统一,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
《國語辭典》:劝学(勸學)  拼音:quàn xué
1.劝勉鼓励人勤于学习。《左传。闵公二年》:「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唐。孔颖达。正义:「劝学,劝民学问也。」《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
2.职官名。于宫廷、王府中专职主讲经史诸书。《汉书。卷一○○。叙传上》:「伯少受诗于师丹。大将军王凤荐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
3.《荀子》篇名。东周战国荀子著。全文论述求学的重要性,勉人为学精进不辍,应以达到圣人之境界为终。
《漢語大詞典》:劝耕(勸耕)
(1).犹劝农。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尸子卷下:“ 有虞氏 身有南亩,妻有桑田, 神农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唐 杜甫 《大雨》诗:“阴色静壠亩,劝耕自官曹。”
(2).努力耕种。《汉书·食货志上》:“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贵者也。”
《韵府拾遗 愿韵》:不劝(不劝)
后汉书赵典传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忝下辱乱象干度
《國語辭典》:惩劝(懲勸)  拼音:chéng quàn
1.对邪恶惩戒,以劝勉人为善。参见「惩恶劝善」条。《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信赏罚以验惩劝,纠游戏以杜奸邪。」
2.赏罚。《晋书。卷七○。应詹传》:「惩劝必行,故历世长久。」《旧唐书。卷七八。于志宁传》:「著惩劝于简牍,垂褒贬于人伦。」
《國語辭典》:惩恶劝善(懲惡勸善)  拼音:chéng è quàn shàn
语本《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脩之。」对邪恶惩戒,以劝勉人为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上》:「赏罚者,国家之利器也,所以惩恶劝善,不以喜加赏,不以怒增刑。」
《國語辭典》:劝酬(勸酬)  拼音:quàn chóu
相互劝酒。《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张载传》:「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