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辨裁  拼音:biàn cái
明辨裁决。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诔碑》:「及孙绰为文,志在碑诔,温王郤庾,辞多枝杂,〈桓彝〉一篇,最为辨裁。」
《漢語大詞典》:剃剪
按照图样剪裁。今 山东 方言犹称剪样为剃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漢語大詞典》:财制(財制)
(1).财,通“ 裁 ”。制定。《淮南子·要略》:“通古今之论,贯万物之理,财制礼义之宜。”
(2).财,通“ 裁 ”。剪裁制作。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冠履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復一定。”
分類:剪裁裁制
《漢語大詞典》:裁缀(裁綴)
剪裁选辑。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儒林传稿:“ 阮福 《揅经室文集后叙》云:按家大人撰《儒林传》,正传、附传共百数十人。持 汉 学 宋 学之平,羣书採集甚博,全是裁缀集句而成,不自加撰一字。”
分類:剪裁选辑
《漢語大詞典》:裁整
剪裁整理。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有志奇僧,每经游歷,神迹昭然,咸有文註,繁芜舛杂,实须裁整。”
分類:剪裁整理
《國語辭典》:斜线(斜線)  拼音:xié xiàn
数学上指两不垂直、不平行的直线。也称为「偏线」。
《漢語大詞典》:裁营(裁營)
谓剪裁缝制。《魏书·裴衍传》:“荷衣葛屨,裁营已整;摇策纳屣,便陟山途。”
《漢語大詞典》:运裁(運裁)
犹言构思剪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分類:构思剪裁
《漢語大詞典》:贴绒(貼絨)
工艺美术的一种。以绒布为原料,经剪裁后黏贴在白纸上,制成图画。 邓之诚 《骨董琐记·剪彩贴绒》:“ 华亭 王兰蓀 ,字 慧珠 ,适诸生 程班 ,工製贴绒花卉,为世所称。”
《漢語大詞典》:相体裁衣(相體裁衣)
看身体剪裁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清 李渔 《巧团圆·认母》:“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説一番,看他做得甚么事来,然后相体裁衣,把箇地位安顿他便了。”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须用相体裁衣一法,配而用之。” 朱自清 《论朗诵诗》:“至于怎样才算好,得一首一首诗的看,看那感情和思想跟音节是否配合得恰当,是否打成一片,不漏缝儿,这就是所谓‘相体裁衣’。”
《国语辞典》:服装设计(服装设计)  拼音:fú zhuāng shè jì
运用各种剪裁、缝制的技巧,根据设计的原理,计划出合乎穿者的服装,以显示其优点,隐藏其缺点,并衬托其性格,合于特定穿著的场合。
《国语辞典》:抱身儿(抱身儿)  拼音:bào shēn ér
北平方言。形容衣服剪裁十分合身。
《国语辞典》:洋裁  拼音:yáng cái
西式服装的剪裁。如:「学会洋裁,就可以自己裁制喜爱的服饰了。」
《国语辞典》:鬓若刀裁(鬓若刀裁)  拼音:bìn ruò dāo cái
鬓发整齐似刀剪裁过一般。《红楼梦》第三回:「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脸若桃瓣,睛若秋波。」
《国语辞典》:毛装本(毛装本)  拼音:máo zhuāng běn
新刻新印,草订而未加工剪裁的书。
分类:加工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