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燕剪  拼音:yàn jiǎn
燕尾。因燕的尾部分叉如剪刀,故称为「燕剪」。清。洪亮吉〈七招〉:「吴姬婉约,是曰名娼,发若燕剪,声如莺簧。」
《漢語大詞典》:吴刀
(1).传说 舜 殛 鲧 所用之刀。吕氏春秋·行论:“ 舜 於是殛之於 羽山 ,副之以吴刀。”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刀剑録》﹞遗漏甚多,显显名世者,若 舜 之吴刀, 周 之赤刀, 鲁 之孟劳。”
(2).泛指宝刀。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之二:“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3). 吴 地所产之剪刀。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 吴 刀 楚 製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 唐 李白 《白紵辞》之三:“ 吴 刀剪綵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 宋 姚宽 《踏莎行》词:“彩凤难双,红綃暗泣。回纹未剪 吴 刀涩。” 清 徐柯 《白紵词》之二:“ 吴 刀剪縠散云霞,明璫翠带纷交加。”
分類:宝刀剪刀
《漢語大詞典》:烛剪(燭剪)
剪除烛花的剪刀。红楼梦第二九回:“﹝小道士﹞照管各处剪蜡花儿,正欲得便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 凤姐儿 怀里……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
《國語辭典》:并州剪  拼音:bīng zhōu jiǎn
并州,今山西省,以产剪刀著名,刀极锐利。并州剪比喻处理事务敏捷而有决断。也称为「并刀」。
《漢語大詞典》:龙刀(龍刀)
(1).太平御览卷八三○引 晋 张敞 《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龙头金缕交刀四。”后因称剪刀为龙刀。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 唐 陆龟蒙 《采药赋》:“烟分而麝墨犹湿,綺断而龙刀合知。”
(2).指宝刀,宝剑。 元 马祖常 《次前韵》之二:“切玉龙刀宝气光,袷罗半臂麝脐香。”参见“ 切玉 ”。
《漢語大詞典》:切玉
(1).割玉。形容刀剑锋利。列子·汤问:“ 周穆王 大征 西戎 , 西戎 献錕鋙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纲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北魏 温子升 《为安丰王延明让国子祭酒表》:“臣闻宝剑未砥,犹乏切玉之功;美箭闕羽,尚无衝石之势。” 宋 欧阳修 《日本刀歌》:“ 昆夷 道远不復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2).切开的玉。形容洁白。 唐 杜甫 《峡隘》诗:“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国语辞典》:土燕  拼音:tǔ yàn
燕鸻科鸟类的通称。尾羽剪刀状,能飞行捕食昆虫,又能在地上觅食,兼具燕与鹬的特性。
《漢語大詞典》:剪修
修剪。用剪刀等修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个合作社的三年生产规划》:“只需要五十个工进行一次剪修,就可以年产十石茶子。”
《國語辭典》:夹剪(夾剪)  拼音:jiá jiǎn
一种夹取物品或碎物的铁制工具,形似剪刀,但无锋刃。《红楼梦》第五一回:「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个,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个,再拣一块小些的罢。」
《漢語大詞典》:剪刀草
慈姑苗。慈姑生水田中,其叶如剪刀形,故称。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六·慈姑
《国语辞典》:倒背剪  拼音:dào bèi jiǎn
将双手裍绑在背的后面。以其形状交叉似剪刀,故称为「倒背剪」。如:「他的双手被倒背剪起来了。」
《国语辞典》:绞面(绞面)  拼音:jiǎo miàn
一种妇人修容术。用细线交叉成剪刀形再使线一紧一松,用来拔去脸部的汗毛。今俗多以镊子代替细线。《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分付当直的:『去叫女待诏来,夫人要篦头绞面。』」也称为「绞脸」、「挽面」。
《国语辞典》:钢剪(钢剪)  拼音:gāng jiǎn
以锻钢制成的剪刀,多用以剪切较厚及较硬的材料。
分类:剪刀材料
《国语辞典》:杭剪  拼音:háng jiǎn
杭州制造的剪刀,精良锋利,为人所喜用。
《国语辞典》:针线盒(针线盒)  拼音:zhēn xiàn hé
装针、线、剪刀等缝纫工具的盒子。
《國語辭典》:火钳(火鉗)  拼音:huǒ qián
夹煤或炭火所用的铁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