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探阴山(探阴山)  拼音:tàn yīn shān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少女柳金蝉被无赖李保逼婚不从而死,李欲埋尸时,被书生颜查散发现,而颜亦被陷害绞死。包拯乃上阴山访柳鬼魂,得知实情,才平反此一冤案。
《国语辞典》:探亲家(探亲家)  拼音:tàn qìng jia
戏曲剧目。叙述胡妈妈有一女,名野花,嫁至城中李氏。某日,胡氏携子前往探亲,知野花遭李家虐待。见李母后,言语失和,双方对骂,继以相打。也作「探亲相骂」。
《国语辞典》:天河配  拼音:tiān hé pèi
戏曲剧目。叙述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国语辞典》:锁麟囊(锁麟囊)  拼音:suǒ lín náng
戏曲剧目。叙述登州富户薛家嫁女薛湘灵,以装有珠宝的锁麟囊陪嫁。薛女于雨中偶遇贫女赵守贞,因无嫁妆而感伤,遂慷慨赠囊。后湘灵逃难与家人失散,暂受雇于乡绅卢胜筹处为褓母。偶为少爷拾球进入珠楼,看见当年赠人的锁麟囊,百感交集。卢夫人方知褓母即为当日恩人,遂敬如上宾,并协助其全家团圆。
《漢語大詞典》:芙奴传
川剧剧目。原名《苦节传》。取材于清初传奇《琥珀匙》。1955年改编并改现名。叙杭州知府苏冉欲霸占才女陶芙奴为妾,遭拒绝后竟诬陶父为盗入狱,又逼死陶母,罚芙奴为官妓。盲艺人贾连将陶家遭遇写成唱本出售,太湖英雄陈刚见唱本后杀死苏冉,救出芙奴。
《國語辭典》:对台戏(對臺戲)  拼音:duì tái xì
旧时指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相同的戏以比高下。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如:「唱对台戏」。
《国语辞典》:二进宫(二进宫)  拼音:èr jìn gōng
戏曲剧目。明代故事戏。叙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谋篡,初李妃亦欲让帝位,后李良封锁昭阳院,李妃始悟其奸,独居悔叹。徐彦昭、杨波二进宫进谏,李妃悟,遂以国事相托。后杨波领兵,诛斩李良。
《漢語大詞典》:红灯记
京剧剧目。1964年阿甲、翁偶虹据同名沪剧改编。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铁路工人、共产党员李玉和在执行传递密电码任务时,由于叛徒出卖,与母亲李奶奶、女儿铁梅先后被捕。祖孙三代与日本宪兵队长鸠山进行不屈斗争,李玉和、李奶奶英勇牺牲,铁梅在群众帮助下,终将密电码送到目的地。
《漢語大詞典》:包公赔情
吉剧剧目。1979年王肯据二人转同名曲目改编。叙包拯赴陈州放粮,百姓状告他的侄儿包勉贪赃枉法。包拯依法铡死包勉,然后回府向嫂嫂王凤英赔情。王痛失爱子而怒责包拯,同时又感于他为国为民之心,捐弃私愤,为他饯行。
《漢語大詞典》:打渔杀家
又名《庆顶珠》《讨渔税》。戏曲传统剧目。叙萧恩偕女桂英捕鱼为生,因不堪恶霸勒索,到官府告状,反被责打。父女乃借献“庆顶珠”为名杀死恶霸一家。许多剧种有此剧目。有的还接演桂英流落江湖,与未婚夫花逢春相逢等情节。
《國語辭典》:大轴子(大軸子)  拼音:dà zhòu zi
同一次演出中,排在最末的一出戏。如:「今年艺术季的大轴子,不知是那出戏?」也称为「轴子」。
《國語辭典》:点戏(點戲)  拼音:diǎn xì
原指以墨笔点在所欲演出之戏目上,后凡指定戏名,让剧团或演员演出,皆称为「点戏」。《红楼梦》第一一回:「尤氏叫拿戏单来,让凤姐儿点戏。」
《國語辭典》:打花鼓  拼音:dǎ huā gǔ
一种民间艺术。人们腰间系花鼓,手拿两根或三根鼓棒,交互击鼓,然后轮番抛鼓棒于空中,不停飞舞,鼓声不断,且随著节奏翩翩起舞。打过一阵,鼓棒收于手中,徐徐击鼓且唱词。如此周而复始的表演,称为「打花鼓」。
《國語辭典》:打金枝  拼音:dǎ jīn zhī
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叙述唐郭子仪寿辰,七子八婿均登堂拜寿,只有幼子郭暧之妻──唐肃宗之女升平公主恃贵不往,暧怒而殴打公主的事。全剧风格独特,有较重的做工和唱工,唱腔考究、音乐性强。
《漢語大詞典》:春草闯堂
莆仙戏剧目。陈仁鉴(执笔)、柯如宽、江幼宋据旧本《邹雷霆》改编。吏部尚书之子吴独在华山调戏相国小姐李半月,薛玫庭路见不平,上前阻拦,混乱中薛仆打死吴独。知府胡进欲将薛杖毙,李的丫环春草闯入公堂,伪称薛是相府女婿,又说服半月认薛为未婚夫,再设计改动相国书信内容,使薛、李弄假成真,结为夫妻。
分類:剧目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