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徵剥
征收剥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比年旱歉,先圣忧人,特詔逋科悉皆蠲免。而 实 敢肆诬罔,復令徵剥。”
分類:征收剥削
《漢語大詞典》:敲剥
敲诈剥削。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 安徽 百姓穷,禁得住几回敲剥!”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这些九姓胡对东西方贸易的大利当然看得眼红,他们……获利总是极厚,厚利的来源主要是敲剥 唐 人。”
分類:敲诈剥削
《國語辭典》:吞剥(吞剝)  拼音:tūn bō
侵吞剥削。《南齐书。卷四八。列传。孔稚圭》:「犷情浊气,忍并生灵,昏心狠态,吞剥氓物。」清。叶燮《原诗。卷一。内篇上》:「正不伤庸,奇不伤怪,丽不伤浮,博不伤僻,决无剽窃吞剥之病。」
《漢語大詞典》:征剥(徵剥)
征收剥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比年旱歉,先圣忧人,特詔逋科悉皆蠲免。而 实 敢肆诬罔,復令徵剥。”
分類:征收剥削
《国语辞典》:菜虫(菜虫)  拼音:cài chóng
1.寄生于蔬菜中啃食蔬菜的害虫。
2.俗称垄断市场、剥削菜农以从中取利的人。如:「政府有决心除掉菜虫。」
《漢語大詞典》:克剥(剋剥)
(1).克扣剥削。《水浒传》第一○五回:“那将士费了本钱,弄得权柄上手,恣意克剥军粮,杀良冒功,纵兵掳掠,骚扰地方。”
(2).犹克薄。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余谓此等语,皆克剥之辞,固不足道。”参见“ 克薄 ”。
亦作“尅剥”。
分類:克扣剥削
《漢語大詞典》:克薄(剋薄)
(1).犹言苛刻,苛求。东观汉记·耿弇传:“今復定 河 北,以义征伐,表善惩恶,躬自克薄,以待士民,发号响应,望风而止。”
(2).挖苦,讽刺。红楼梦第二七回:“那 林姑娘 嘴里又爱克薄人。”
《漢語大詞典》:小租
(1).轻额的赋税。管子·山国轨:“巨家重葬其亲者,服重租;小家菲葬其亲者,服小租。”
(2).正租以外的额外剥削。种类很多,各地不同。收取小租的,不仅有地主,还有地主的管事和催甲等人。
(3).“大租”的对称。有永佃权的土地转租时,佃户向田底业主交的地租称大租,向田面业主交的地租称小租。
《國語辭典》:资本家(資本家)  拼音:zī běn jiā
指拥有资金、器械、土地等生产资源,经营企业,雇用员工,藉以获得利润,累积财富的人,相对于劳动者而言。
《漢語大詞典》:砍削
用刀、斧劈或削。引申为宰割剥削。 韩北屏 《非洲夜会·奴隶和奴隶海岸》:“殖民主义者除了无情的砍削之外,还把尖刀插进黑 非洲 的胸膛。”
《漢語大詞典》:鱼霸(魚霸)
占有渔船、鱼网等或开鱼行剥削和欺压渔民的恶霸。 柳杞 《夫妻船》:“漂过了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终于在《解放军进行曲》的歌声中,摆脱了鱼伢子鱼霸的层层剥削敲诈,进入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了。” 方之 《栽草记》一:“如今是什么世道啦,鱼霸滩主早垮了台,他们那个大王爷也下了茅缸里啦!”参见“ 渔霸 ”。
《國語辭典》:渔霸(漁霸)  拼音:yú bà
用不法手段欺压渔民的恶霸。
《國語辭典》:渔霸(漁霸)  拼音:yú bà
用不法手段欺压渔民的恶霸。
《漢語大詞典》:渔刻(漁刻)
侵夺,剥削。新唐书·归融传:“ 周仁 陈小利,假异端,公违詔书,徇私希恩。恐海内效之,因缘渔刻,生人受弊,罪始 周仁 。”
分類:侵夺剥削
《國語辭典》:重利盘剥(重利盤剝)  拼音:zhòng lì pán bō
高利放债,进行剥削。如:「他专做重利盘剥的勾当。」《红楼梦》第一○六回:「你父亲所为固难劝谏,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
《國語辭典》:殖民主义(殖民主義)  拼音:zhí mín zhǔ yì
一种政治主张与实践,以优势武力或经济力占据并统治其他地区作为殖民地,并以剥削的方式支配该地人民与资源;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空间、语言、文化与认同等方面常有深刻的影响。殖民主义的重要案例包括: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欧洲强权对亚洲、美洲与非洲各国的殖民,以及十九世纪晚期日本对韩国与台湾的殖民等。
《國語辭典》:资本主义(資本主義)  拼音:zī běn zhǔ yì
一种经济制度模式。其特徵为:一、以私有制为基础;二、依生产工具的拥有权,区分剩馀财富积累的社会归属,如资本家与劳工;三、以市场交换竞争而界定的商品价值为主,而非其使用价值;四、制度运作的动力基于市场竞争、利润极大化与资本持续积累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