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4,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遗弓剑
剑门山
只剑
虎剑
风剑
剑鼻
剑摧
剑功
剑壑
剑口
剑眉
剑威
试剑石
刃剑
离剑
《漢語大詞典》:遗弓剑(遺弓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阳周县 故城南 桥山 …… 王莽 更名 上陵畤 ,山上有 黄帝 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后以“遗弓剑”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唐 杜牧 《河湟》诗:“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冯集梧 注:“唐会要: 宪宗 元和 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崩,年四十三。水经注·河水篇: 阳周县 桥山 上有 黄帝 冢,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亦作“ 遗弓劒 ”。 宋 王圭 《奏告福宁殿景陵宫永昭陵表》:“恭惟皇帝,功烈被世,威灵在天,遗弓劒于 桥山 ,陈衣冠于 汉 庙。”参见“ 遗弓 ”。
《漢語大詞典》:遗弓(遺弓)
(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3).吕氏春秋·贵公:“ 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国语辞典》:剑门山(剑门山)  拼音:jiàn mén shān
山名。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山势险峻,历代皆为戍守之处。
《骈字类编》:只剑(只剑)
汪莘前月赋臣为布衣只剑孤琴出游四方归憩家林
《分类字锦》:虎剑(虎剑)
岑参 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分类:
《骈字类编》:风剑(风剑)
春渚 记闻莫养正梦人持数诗内一篇云大轮方击毂 风剑已飞铓。
《骈字类编》:剑鼻(剑鼻)
汉书王莽传始莽就国孔休谒见莽莽进玉具宝剑欲以为好休不肯受莽因曰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欲献其瑑耳注服虔曰瑑音卫苏林曰剑鼻也
又匈奴传玉具剑注孟康曰摽首镡卫尽用玉为之也师古曰镡剑口旁横出者也卫剑鼻也
《骈字类编》:剑摧(剑摧)
鲍照飞白书势铭绝锋剑摧惊势箭飞
《骈字类编》:剑功(剑功)
皮日休 寄滑州李副使员外诗 故人勋重金华贵,犹在江湖积剑功。
《骈字类编》:剑壑(剑壑)
唐 沈亚之 虎丘山真娘墓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
《骈字类编》:剑口(剑口)
急就篇钑戟铍镕剑镡鍭注鍭剑口也尺刀剑录后主禅延禧二年造一大剑长一丈二 镇剑口山往往人见光辉后人求之不获
《國語辭典》:剑眉(劍眉)  拼音:jiàn méi
笔直且末端翘起如剑的眉型。
《骈字类编》:剑威(剑威)
越绝书楚王引泰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风胡子对曰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
《漢語大詞典》:试剑石(試劍石)
(1).石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传说 秦王 或 吴王 试剑于此。见 宋 范成大 吴郡志·虎邱
(2).石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相传 三国 时 孙权 、 刘备 试剑于此。
(3).石名。在 江苏省 铜山县 东南 汉高祖庙 , 宋 苏轼 有铭。
(4).石名。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伏波山 还珠洞 (也称 伏波岩 )内,相传 汉 马援 试剑于此。
(5).石名。在 湖北省 鄂州市 鄂城 西山 (即 樊山 )上,相传 三国 孙权 试剑于此。
(6).石名。在 湖南省 平江县 东 道岩山 上,相传 许旌阳 试剑于此。
《韵府拾遗 艳韵》:刃剑(刃剑)
宋书礼志自晋代以来始以木剑代刃剑
《韵府拾遗 艳韵》:离剑(离剑)
丰道生真赏斋赋启明向曙离剑还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