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破步撩衣  拼音:pò bù liāo yī
提起衣服,迈开大步向前进。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不由的忿气夯胸膛。我这里便破步撩衣,走向前来,揝住罗裳。」元。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掠袖揎拳挺魁顶,破步撩衣扯剑迎。」也作「撩衣破步」。
《国语辞典》:平流缓进(平流缓进)  拼音:píng liú huǎn jìn
船只顺著水流缓缓前进。引申指平稳前进。如:「做事应求踏实平稳,平流缓进,不可好高骛远。」
《国语辞典》:攀萝附木(攀萝附木)  拼音:pān luó fù mù
形容道路崎岖,必须藉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进。《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韦十一娘以手指道:『此是云冈,小庵在其上。』引了程元玉攀萝附木,一路走上。」也作「攀藤附葛」。
《国语辞典》:攀藤揽葛(攀藤揽葛)  拼音:pān téng lǎn gé
形容道路崎岖难行,必须藉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进。《孤本元明杂剧。暗渡陈仓。第三折》:「胜如那三百重太华高峰,压塞那五百处天台山岳,峨嵋岭下,攀藤揽葛采樵人。」也作「攀藤附葛」。
《国语辞典》:攀枝运动(攀枝运动)  拼音:pān zhī yùn dòng
动物将手握住树枝,两手交互动作,身体也自然的跟著晃动前进的一种移动方式。如:「攀枝运动是猴子或猩猩常有的一种行动方式。」
《国语辞典》:撩衣破步  拼音:liāo yī pò bù
提起衣服,迈开大步前进。《水浒传》第一六回:「撩衣破步,望著黄泥冈下便跳。」也作「破步撩衣」。
《国语辞典》:迈步猛进(迈步猛进)  拼音:mài bù měng jìn
放开大步,勇往前进。如:「竞走比赛的枪声一响,大家就拚命的迈步猛进,以争取好成绩。」
《国语辞典》:裹足不进(裹足不进)  拼音:guǒ zú bù jìn
双足被束缚而不良于行,比喻有所顾忌而停止不前进。《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奈奉阳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卷口不言。」也作「裹足不前」。
《国语辞典》:核能潜艇(核能潜艇)  拼音:hé néng qián tǐng
利用原子能推动前进的潜艇。可长时间停留水底执行战斗任务,又能载运长程核子飞弹,在战略上具重要地位。也称为「核子动力潜艇」、「核潜艇」、「核子潜艇」。
《国语辞典》:奋袂而起(奋袂而起)  拼音:fèn mèi ér qǐ
振袖而起。形容奋勇前进的样子。《淮南子。主术》:「楚庄王伤文无畏之死于宋也,奋袂而起,衣冠相连于道,遂成军宋城之下,权柄重也。」《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庄王方进午膳,闻申舟见杀,投箸于席,奋袂而起。」
分类:奋勇前进
《国语辞典》:跬步千里  拼音:kuǐ bù qiān lǐ
跬步,半步。跬步千里指前进虽然缓慢,只要不怠惰,终能远行千里,得到成功。如:「做事若能本著跬步千里的精神,必能成功。」
《国语辞典》:加足马力(加足马力)  拼音:jiā zú mǎ lì
1.汽车、机车等交通工具全速前进。如:「八号赛车在紧要关头加足马力向前冲,率先抵达终点。」
2.比喻竭尽全力去做。如:「联考只剩一个月,你得加足马力,充分准备。」
《国语辞典》:挥军进击(挥军进击)  拼音:huī jūn jìn jí
指挥军队向前进攻。如:「总司令下令挥军进击,顿时鼓声响彻云霄。」
《国语辞典》:水上摩托车(水上摩托车)  拼音:shuǐ shàng mó tuō chē
一种使用引擎来喷射排水,使其在水上前进的快速载具。其外型像摩托车。
《国语辞典》: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拼音: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看到适宜的时机就前进,碰到危难的情况就后退。《晋书。卷七○。钟雅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