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衔尾相随(銜尾相隨)  拼音:xián wěi xiāng suí
前后相连接,跟随。《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如遇险阻,衔尾相随。」也作「衔尾相属」。
《國語辭典》:项背相望(項背相望)  拼音: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项,颈项。背,背脊。项背相望形容人数众多,前后相继不绝。《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也作「肩背相望」。
《漢語大詞典》:翕趿
鸟群飞前后相接貌。 明 唐顺之 《雁训》:“神 頡 作书,实始鸟跡,而雁以字称焉。观其队矫朋騫,翕趿纠纷,一纵一横,乍合乍分。”
《漢語大詞典》:小过门(小過門)
此喻小手法、小手段。过门,原指唱词或歌词的前后或中间用乐器演奏的一段曲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咱们还能没地方去‘拿’?‘拿’来送给他,这就叫不费之惠!我要连这个小过门都不会,还当什么庶务?” 茅盾 《归途杂拾》四:“这一点儿小小‘过门’,在西方人看来也许大为惊奇,但在我们这国度里恐怕只有书呆子这才不懂得。当时 惠阳河 下的木船因此只只都在‘形式上’被封了,摸不到窍脉的人就不大能够雇到。”
《國語辭典》:新文化运动(新文化運動)  拼音:xīn wén huà yùn dòng
一种学术界的革新运动。西元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中国文化,甚至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强烈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隐然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此种运动更为蓬勃。
《漢語大詞典》:鞋掌
钉或缝在鞋底前后的补钉。 清 蒲松龄 《增补幸云曲》第十四回:“那鞋掌子印着那澁道上边嗤的一声,抓下来了半边,走一步刮打一声。” 王隐菊 等《旧都三百六十行·皮匠》:“缝鞋的,俗称皮匠,以修旧鞋为主。所做之活,除缝绽外,还有钉前后鞋掌,钉偏掌,打虎皮头等。”
分類:鞋底前后
《漢語大詞典》:谢池春慢(謝池春慢)
词牌名。双调,九十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韵。 宋 张先 于 玉仙观 道中逢 谢媚卿 ,首作此词。与六十六字《谢池春》令词不同。参阅《词谱》卷二二。
《国语辞典》:陆陆续续(陆陆续续)  拼音:lù lù xù xù
前后相继不断。《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当下陆陆续续到了几十位客,落后来了三个戴方巾的和一个道士。」
《国语辞典》:泰国新娘(泰国新娘)  拼音:tài guó xīn niáng
民国八十年前后,台湾新兴一种现象,某些未婚男子前往泰国娶回当地女子为妻,称其为「泰国新娘」。因其带有歧视意味,目前已不使用。
《国语辞典》:首尾乖互  拼音:shǒu wěi guāi hù
前后相互违背。《宋书。卷七一。徐湛之传》:「赍传之信,无有主名,所徵之人,又已死没,首尾乖互,自为矛楯。」
《国语辞典》:首尾贯通(首尾贯通)  拼音:shǒu wěi guàn tōng
前后接连相通。宋。王观国《学林。卷七。古赋题》:「左思作三都赋序曰:『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盖亦拟张衡二京而为三都赋……此赋首尾贯通,亦一赋也。」
《国语辞典》:首尾夹攻(首尾夹攻)  拼音:shǒu wěi jiá gōng
前后两方同时夹击。《隋唐演义》第九○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国语辞典》:首尾受敌(首尾受敌)  拼音:shǒu wěi shòu dí
前后都受到敌人攻击。《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东周列国志》第七五回:「彼水陆路绝,首尾受敌,吴君臣之命,皆丧于吾手矣。」
《国语辞典》:首尾相救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jiù
前后互相援救。如:「对方阵式极为严谨,击其正中,一定首尾相救,根本无法得逞。」也作「首尾相卫」、「首尾相援」。
《国语辞典》:首尾一贯(首尾一贯)  拼音:shǒu wěi yī guàn
前后贯通,相互呼应。如:「这篇文章构局严密,首尾一贯,相当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