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修削
进攻;砍杀
《漢語大詞典》:削小
(1).谓将封邑分小。《晋书·段灼传》:“如此则枝分叶布,稍自削小,渐使转至万国,亦后世之利,非所患也。”
(2).犹瘦小。 郭沫若 《初出夔门》二:“京官的兄弟却与他哥哥成一个对照,年纪只有十八九岁的光景,身材削小,带着一副很深的近视眼镜。”
分類:瘦小封邑
《漢語大詞典》:削然
(1).象声词。庄子·让王:“ 孔子 削然反琴而弦歌, 子路 扢然执干而舞。” 成玄英 疏:“削然,取琴声也。”
(2).犹阒然。寂静貌。 唐 孙樵 《复召堰籍》:“凡其所居,鏗耀有闻,及为 潞州 ,声光削然,将发戍兵,甲兴而譁。” 唐 司空图 《将儒》:“嗟乎,后之为儒,其力寖羸矣……故虽用於时,道亦削然,不喻将儒之权耳。”
《漢語大詞典》:削灭(削滅)
消灭。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宋 曾巩 《韩琦制》:“侧陋幽隐,靖譖庸回,削灭无类。”
分類:消灭
《国语辞典》:磨削  拼音:mó xuè
研磨削锐。如:「钻头钝了,需要磨削。」
分类:研磨磨削
《漢語大詞典》:诛削(誅削)
责罚贬黜。 明 归有光 《送夹江张先生序》:“朝而为善,夕以闻於朝,而旌擢之令加焉;夕而为恶,朝以闻於朝,而诛削之令加焉。”
分類:责罚贬黜
《漢語大詞典》:陡削
犹陡直。 峻青 《秋色赋·记威海》:“这是一座并不太大的岛屿,岛上树木青葱,岩石陡削。”
分類:陡削陡直
《漢語大詞典》:染削
(1).谓润色删改。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编修出綍之言,垂于信史;撰著得贤之颂,播在乐章,少施染削之劳,上答受知之地。”
(2).指服缁衣、削发,出家为僧。 宋 赞宁 宋高僧传·译经·唐京师大安国寺子邻:“及 洛 寺……染削已,或名 志邻 。”参见“ 染服 ”。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缁衣。南史·刘之遴传:“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为诗嘲之曰:‘《传》闻 伏不鬭 ,化为 支道林 。’及 之遴 遇乱,遂披染服,时人笑之。”
分類:缁衣
《漢語大詞典》:削崖
犹峭壁。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 仙弈巖 在山半削崖下,其门西向,正与 立鱼山 对。”
分類:峭壁
《分类字锦》:削脯
武林旧事𤜱鲊削脯槌脯松脯
分类:
《國語辭典》:削减(削減)  拼音:xuè jiǎn
裁减。如:「为求财务收支平衡,只得削减人事费用。」
分類:削减减少
《漢語大詞典》:削国(削國)
(1).谓削弱国家。韩非子·十过:“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削国之患也。”
(2).弱国。《商君书·开塞》:“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
分類:削弱国家
《漢語大詞典》:削藩
削夺藩王封地。 汉 晁错 有《削藩策》明史·齐泰传:“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拥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议削藩。”
《漢語大詞典》:削薄
(1).减损。《淮南子·主术训》:“削薄其德,曾累其刑。”
(2).刻薄。刘知远诸宫调·解红:“鳭嘴儿厮罗执灭良,削薄得人来怎敢喘气!”
(3).很薄,厚度很小。 老舍 《断魂枪》:“他等着,等着,地上依旧是那几个亮而削薄的铜钱,外层的人偷偷散去。” 曹禺 《日出》第二幕:“ 胡四 毕竟是 胡四 。苍白的脸,高高的鼻梁,削薄的嘴唇,一口整齐的白牙齿。”
《國語辭典》:奏削  拼音:zòu xuè
臣下奏呈君上的章疏。宋。欧阳修〈与吴王献公冲卿书〉:「每见奏削,足知劳虑也。」
分類:奏札简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