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削政
请人指正诗文的敬辞。 清 魏际瑞 《与子弟论文》十三:“人以文字就质於人,称曰正之。忽念政者正也,改称曰政。又念正者必须删削,乃曰削政。又念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政。又念善斧斤者莫如 郢 人,易曰郢政。且或单称郢。”参见“ 斧正 ”。
分類:诗文敬辞
《國語辭典》:斧正  拼音:fǔ zhèng
请人改削文字的谦词。如:「学生才疏学浅,不妥之处,敬请斧正。」也作「斧削」、「斧政」。
《國語辭典》:削趾适屦(削趾適屨)  拼音:xuè zhǐ shì jù
比喻勉强迁就,拘泥旧例而不知变通。参见「削足适履」条。如:「学习他人的经验时,应灵活运用,不可削趾适屦。」
《國語辭典》:削足适履(削足適履)  拼音:xuè zú shì lǚ
履,鞋。削足适履意指鞋小脚大,故将脚削小以适应鞋的尺寸。语本《淮南子。说林》:「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比喻勉强迁就,拘泥旧例而不知变通。如:「撷取他人经验时,应视自己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可削足适履。」也作「刻足适屦」、「截趾适屦」、「削趾适屦」、「削足就履」、「刖趾适屦」、「刖足适屦」。
《漢語大詞典》:削株掘根
犹斩草除根。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战国策·秦策一:“且臣闻之曰:‘削株掘根,无与祸隣,祸乃不存。’”
《分类字锦》:削竹为鹊(削竹为鹊)
墨子公轮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分类:杂技
《國語辭典》:削足适履(削足適履)  拼音:xuè zú shì lǚ
履,鞋。削足适履意指鞋小脚大,故将脚削小以适应鞋的尺寸。语本《淮南子。说林》:「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比喻勉强迁就,拘泥旧例而不知变通。如:「撷取他人经验时,应视自己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可削足适履。」也作「刻足适屦」、「截趾适屦」、「削趾适屦」、「削足就履」、「刖趾适屦」、「刖足适屦」。
《分类字锦》:削叶为圭(削叶为圭)
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漢語大詞典》:欹削
倾斜陡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余从石冈直南彻谷底,復阻石棘而出,因西逾 象牙 、 狮子 间,脊欹削几不容足。”
分類:倾斜陡峭
《国语辞典》:洗削更革  拼音:xǐ xuè gēng gé
形容全面澈底的进行改革。唐。杜牧〈罪言〉:「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服,亦再攻之,皆不利以返。」
《国语辞典》:削发为僧(削发为僧)  拼音:xuè fǎ wéi sēng
剃除须发,出家为僧。《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而今听见人说不在江南,已到四川山里削发为僧去了。」
分类:须发出家
《国语辞典》:削觚为圆(削觚为圆)  拼音:xuè gū wéi yuán
觚,有棱角。削觚为圆比喻将正直的性格转为圆滑。参见「刓方为圆」条。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刬邪为正,削觚为圆,能使善之必迁,不谓善之尽有,能使恶之必改,不谓恶之尽无。」
《国语辞典》:削足就履  拼音:xuè zú jiù lǚ
比喻勉强迁就,拘泥成例而不知变通。参见「削足适履」条。如:「吸取他人的经验,应加以斟酌,切忌削足就履。」
《国语辞典》:削球  拼音:xuè qiú
球类运动用语。一种击球技术。桌球或网球球拍击球时带有由上而下的逆旋转动作,使球向后旋转的技巧均属之。
《国语辞典》:刀削冰  拼音:dāo xiāo bīng
一种冰品。用凿冰刀或削冰机将冰块削碎,加入配料,再浇上糖汁,即可食用。
分类:凿冰冰块
《漢語大詞典》:捘削
犹搜刮。 刘师培 《悲佃篇》:“ 开元 以下,逆胡逞兵,大憝虽平,而悍将骄兵,逞雄於外,肆行掊克,捘削民财。”
分類:搜刮
《漢語大詞典》:左削
削去官职、勋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亲书奏章:“而诸臣回奏亦皆亲书。如 嘉靖 辛丑, 夏言 以左削復官,其谢疏中有洗改字面,为上所詰责,是矣。”
分類:去官官职